第五章 百畝良田(2 / 2)

公元前二零六年,劉邦受封漢中王,定都漢中南鄭縣。拜蕭何為相。將韓信立下的五部軍馬重整為三部,前軍校尉周勃,長史樊噲,領軍兩萬。中軍校尉灌嬰,長史盧綰領軍三萬。後軍校尉曹參,長史吳廣領軍一萬。另有紀信欒英令三千眾護衛漢王宮安全。

南鄭城外的一處農田之中,韓信正坐在田埂上指揮著農夫收割稻穀。他現在的日子可過得悠閑,有了漢王親口賜的百畝良田,每天什麼事都不用幹,請上幾個農夫,開出高價來幫他插秧收割,吃不完的糧食就出口到漢軍營中,還能掙點小錢花。

“該結工錢了。”一個農夫伸著黑黢黢的手掌走到韓信跟前。韓信眼也不抬地從身後的田埂上提過一個布袋來丟給農夫。

農夫接過布袋掂了掂,見比當初許下的工錢要多不少。頓時喜笑顏開道:“韓大人就是痛快,每回都多給。”

“你們肯幹活,自然就掙得多。”

“謝謝大人,明天我還來。”農夫提著布袋一步一跳地離開了。其實這布袋裏裝的也不是錢財,隻不過是一些碎米。

漢中之地久來貧苦,能夠開墾的荒地也不算多。自從韓信占了這百畝之地以後,方圓裏許之內的農民都沒了耕地,讓韓信覺得頗為愧疚,再說他也不會農耕。所以就廣開布告,願意來自己這裏幹活的農民每天能領到半斤口糧,那些原本還在惱怒之中的村民聽聞之後趨之若鶩,每天來田裏幹活的人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所以韓信每天午後都會帶著人來到田裏給準備收工回家的農夫們結算工錢。雖然定的是半斤,可他裝袋的時候往往會多裝一點。自己一個人吃不了多少,這些工人都是拖家帶口,有的一家裏孩子就有四五個,半斤米剛夠煮稀粥的。

一直跟在他身邊的柱子不樂意了:“將軍,您這樣是不是太虧了啊。”

“我說了別叫我將軍。”韓信不悅道。柱子是他在軍中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他被劉季罷免之後柱子也辭去了軍中職務,跟隨在韓信身邊服侍飲食起居。

“可是將軍...不叫您將軍還能叫您什麼。”柱子訥訥道,這幾天裏韓信更正了他不下十次,可他沒一次能夠記住的。在柱子心裏,將軍就是將軍,不是別人。

韓信揮了揮手道:“給你說了多少遍了,叫老爺。”

“是,將軍。”柱子撐挺地做了個立正的姿勢。

“行了,把車上的袋子都提下來。”韓信很是不耐煩,自從那一日之後,別人再叫他將軍他都會感覺有些別扭,畢竟當一個沒有兵權的將軍似乎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柱子聽命之後連忙跑向停在一旁的馬車,車後裝著密密麻麻數十個麻布袋子。裏麵無一例外都是碎米,當然在韓信心情好的時候他會將布袋裏麵的碎米換成新米。他喜歡看見別人驚喜的樣子,會有一種成就感。

就好像我們在惡作劇之後看到對方驚恐的表情會感到滿足一樣,他現在隻能用這點小把戲來找一找自己的存在。

等到天完全黑下來,工人們也走得差不多了,韓信坐在車裏搓了搓手說道:“這農忙的季節快過去了,那些農民接下來該怎麼活啊。”

柱子回頭露出一排白牙笑道:“將軍可以弄一些其他的東西來讓他們幫忙,工錢還是一樣,咱們收割下來的稻穀自己可吃不完。”柱子的很白,很難想象在這樣一個連牙膏都沒有的時代怎麼會有人的牙齒潔白的如同天上的月亮,一如他的內心。

“回家吧。”韓信輕輕點了點頭,無力地靠在車裏。柱子見將軍有些勞累,駕車也加了小心,生怕馬車過於顛簸而讓將軍有了半點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