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淳樸的土地上,我由孩童漸漸長大,似乎能夠聽得懂耳邊常常響起的“敕勒歌”優美的旋律,‘天蒼蒼,野茫茫......’那時,我雖然還不能夠懂得民族起源、發展、祖輩們的生活以及在這片土地上經曆的種種,但父親刻在臉上的鄉愁,似乎告訴了我祖輩曾經的滄桑。跟在父親身後踩著鬆軟的草地,那紅草的根很有韌性,任憑我踏來踏去全然沒有倒下的痕跡,仔細看時,發現那草根深深紮在土壤裏,土壤非常硬表層有白色的混合物,父親說那是土層裏的堿。跟著父親有節奏的腳步,按照父親的吩咐將鏟起來的草往一起集中,太陽遠遠罩在草灘上空,我漸漸感覺胸悶口渴一屁股坐在草堆上,父親回頭看看我說:“累了吧?再鏟一遭就吃幹糧。”我忍著心口、嗓子眼的不適堅持著,麵前簡春堆成的草堆沉甸甸的,深紅淺紅間或有綠色粒狀葉穗。父親轉身朝我走來了,他走到灘頭坐下,取出隨身帶來的烙餅遞給我又將水瓶從包裏拿出來,看著我一口一口地吞咽母親一大早起來趕做的發麵餅,父親問我好不好吃,說慢點吃這餅有些幹別噎著,我不顧父親的提醒低頭隻顧著吃,父親的目光在我臉上注視良久才離開,他低下頭用手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那汗水又順著腮邊滾落下來,清瘦的臉頰被日光曬得亮晶晶的,前額與眼角的皺紋深處藏著一道一道白色的紋路,在父親低下頭的一瞬間,我看見他鬢角的白發與臉的顏色形成鮮明的對照,但我不懂得為什麼會在他的臉上有那麼多不同的表情,更為好奇的是,父親眼角含著的一顆晶瑩的汗珠,怎麼會那樣久地停留在一道深深的皺紋裏,既不肯掉下來也不會晾幹。日頭正在頭頂烘烤,深秋的草地裏蒸發著一種淡淡的苦味,我懶懶地順著父親的雙臂躺在他懷抱中......直到日頭西沉我才被父親叫醒,醒來卻發現自己原來竟睡在草垛上,身下鋪著父親的那件深灰色上衣,朦朧中看見遠處父親彎著腰身背對著我,在他身後,一層層鬆軟的簡春紅地毯一樣鋪向遠方......
一整天勞作後,我步履蹣跚地跟著父親走出潮濕的河灘,走在河壩的沙土上,一群羊兒“咩--咩--”叫著一溜煙跑上壩堤轉眼間隱沒在一團煙霧後麵,沉靜的村莊已經是華燈初上的時晨了。第二天,我還在熟睡,父親就拉著棗紅馬早早去往西河槽,他要趕在太陽出來前將昨天歸摞在一起的草垛運送回家,當然要靠那匹負重的棗紅馬了。大概就從那天之後,
父親再沒有去過西河槽的草甸子打草,據他說是換了個不常去的新地方。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母親一句不經意的話讓長大後的我淚流滿麵,母親在與我的一次閑談中說道:“你爸就是外表堅強,小時候你跟著他在河灘鏟草中午睡在草垛上,第二天他再去時看到草垛中間你睡覺時留下的痕跡,他說他當時心裏很難過,在那草堆旁邊蹲了半天抽了半天的煙,回憶你像一隻小貓一樣躺臥在草垛上,他說,他從來沒有那麼難受過:孩子那麼小,那麼認真地抱著比她人還大的一包草,累了便不聲不響的睡著了,在草垛上睡得那麼踏實,身底下還有一個深深的印跡。從那以後,沒有女兒小小的身影跟在父親身後,也許是怕想起女兒時心裏難受所以父親再也沒提過打草的事情。
夜深了,我回小屋睡覺了,母親麵朝窗外獨自想心事,她心裏有些嘀咕想說的話最終沒有說出,明明知道父親的情緒落寞是因為我的原因,但她看到我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也許她著實不該去謀劃太遠的事,她的想法很簡單,這與她心有城府辦事老道的風格相互矛盾極具諷刺意味。就是說簡單的事經母親的推敲就複雜化了。而後總會在不經意間隱約感覺到母親態度的變化、那便是開始采取行動實施她的權威了。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規律人人難以幸免家家都會遇到。‘唉!’我聽到母親歎氣:“這孩子從小到大不讓人省心。”直到此刻我又一次深徹地感覺到放在心裏某個角落、成為傷痛的就是母親的聲聲哀歎。我一次次求證、一次次證實了一個令我驚駭的結果:也許母親矛盾著自己生養了一個生性怪癖、在每一個階段都不能夠獨善其身的女兒,由此牽絆她‘得以看到自己的影子____一定是母親在我身上看到太多的自己或者是父親的影子,不然怎麼會生出那樣強烈、心意絕決的歎息呢。
在無法彌補的舉措,即便是對於我以後的日子無法預料亦或在母親心裏早已有了答案,鐵了心固執的母親依然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來了,就像我沒有權利選擇父母一樣她沒有選擇。至於母親希望我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人生,她不會多想、即便我學著她的樣子順著她的心意做也絕不會聽見母親說出一句深情溫柔的話。如今,一切都難以挽回既成事實,
至於母親近來的想法和主張是對是錯也不必介於想象了,那麼,母親垂首哀歎複雜的情緒當中是否也包含有女兒局促淩亂的思緒?有女兒對‘大義和理解’近乎窒息的呼喚?不知什麼時候父親輕輕地開門進了屋,良久,母親猛然間發現旁邊有人,四目相對默默無言。此刻,他們或許可以感受到對方的心情、作出同一種反映,但絕不會因一方說出自己的看法而亂了陣腳。有時父親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隻有附和認同:讓孩子自己選擇。這句話實際上他沒有說出來,他的思想轉悠了一圈還是回到母親事先的規劃中,父親的妥協往往忽略了對‘母親決斷中一些自私、愚昧成分’的甄別,以幫助修正錯誤觀念導致的錯誤行為發生,拯救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女兒留守心靈綠地,讓思想的灼灼鋒芒安於理性的引擎,讓某些潛在的能力和青春夢想得以全麵、健康、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