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四、被遺忘的時光(1 / 3)

年少時有很多事讓我經曆著並感動的熱血沸騰。小學、中學是我人生最輝煌的一段記憶。那時,放了學排練文藝節目被我當作最開心的事,在開學典禮上的憶苦思甜大會更是我熱血歲月最難忘的時刻,學校請來從抗美援朝前線回來的老兵講述誌願軍將士英勇殺敵的戰鬥事跡,使我們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也倍感肩頭的責任感以及作為中國一代新人的自豪感。在學校裏表現積極思想上進的我首當其衝地經受著一場又一場政治浪潮的洗禮,麵對講台上誌願軍老兵激情洋溢的講演,我立誌忠於祖國報效於祖國的決心在實踐中得到更進一步的夯實升華,讓我如此近距離地感受誌願軍保家衛國無私奉獻的精神力量最直接的原因,不僅是講台上那位負傷殘廢榮歸故裏的“最可愛的人”感人肺腑的事跡,還因他是我母親的同胞哥哥我的舅舅。

忙活了一個上午的母親剛剛在炕沿上坐定,透過寬敞明亮的玻璃窗向大門口張望著,她的臉上還留著汗漬和柴火熏烤的痕跡,中午的飯菜擺在桌子上熱了再熱還是不見女兒們的蹤影,已經是過了午飯的時間了也該回來了。她自言自語的念叨著然後看看掛在牆上的一隻鍾表,時間滴答滴答地流逝內心的擔憂也在一分一秒的增加,近日她發現她的女兒葉涵葉茹好像有什麼事瞞著她,雖然嘴上不說也不好直接詢問,可內心總是感到某種不安,兩個女兒出落得亭亭玉立尚在讀書的年齡,不可為其他事情分心,母親不好沒頭沒腦的問這問那,那樣不但問不出什麼結果反而會給女兒造成心理上的負擔;再者,她從小看著長大的林誌宇近日來也不知怎麼的更加悶生悶氣,這孩子聰明有餘長的也英俊就是不善言語像個悶葫蘆似的,這一點與他的父親林楓正相反。說起這林楓母親心中自然能想到當年她與他之間的一些往事。林楓在父親和莫伯伯等幾個要好的年輕人當中,以思想靈活、足智多謀而自居,他心智成熟自傲不羈,村裏十六七歲的大姑娘都被他的清高拒之門外,而有著軍人家屬光環的母親成了他朝思暮想狂熱追求的對象,但他並不知道,外表潑辣、內心細膩的母親,在曆經政治鍛煉,在群情激昂萬眾齊心建設新中國的形勢下,投身於革命事業在黨的陽光普照下成長、在鬥爭中樹立起牢固的階級思想基礎、道德準則和人生觀,新型的思想意識使她進步並成為她選擇婚姻、度量人生的尺碼和標準。她對林楓的追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態度,令自傲的林風一度沮喪,他在斯文的父親和爽朗的莫伯伯麵前深感自卑無地自容。

已過晌午了,灶台上依然冒著一絲絲炊煙,房間裏寧靜而溫暖。母親坐在明亮潔淨的窗前,拿出在縣城扯來的花布在自己身上比量著,往事猶如窗前滋滋增發的熱氣,隨冬夜的冷風透過窗戶溢進來,一絲涼意沁入心肺,她抬頭仰望暮色迫近時天空的深邃漠然,心中好生感動:時間過得真快呀,她的兒時經曆了舊社會窮苦人吃不飽、穿不暖賣兒賣女的生活現狀,解放後黨領導窮人翻身鬧革命當家做了主人,她的家鄉和千百萬勞苦大眾一樣迎來了新中國翻天覆地、揚眉吐氣的生活。她參加了解放後家鄉的一次次熱火朝天的革命運動,在熱血的歲月,母親的哥哥方友年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於解放初應征入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舅舅的選擇和身先士卒的革命精神,在母親心中樹立了榜樣,她決心為新中國的建設出一把力,她加入了黨組織,由民兵排長到村委會主任,一路摔打、曾扛著長槍獨自到縣裏開會然後連夜趕往鄉下,在月黑風高的夜晚爬山涉水將縣委的指示精神傳達到各村支委,第二天,天一亮便又精神抖抖地出現在村委會議事的臨時辦公室。她常常在布置完工作任務以後,拉起坐在她身邊的閨蜜茉莉(後來成了莫伯伯的妻子)坐在窗前,望著遙遠的天際,講起她的哥哥方大年的事情,隨著她的講述,兩個好姐妹臉上時而露出喜悅的笑容時而低頭沉思,她們之間有很多默契從來不用太多語言隻是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對方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