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誰來把我弄出去(2 / 2)

再有,深海之中,溫度相對較低,章魚媽媽隻有不斷的攪動海水,才能讓溫度升高,孵化小章魚。

等到小章魚從卵殼裏孵化出來,這位“慈母”還不放心,唯恐自己心愛的孩子被其他海洋動物欺侮,仍然不肯離去,也不肯去尋找食物,當然,也可能是沒有力氣尋找食物,以至最後變得十分憔悴,大多數種類都會因過度勞累而死去。

在穿越之前,張昱看過一個新聞,2014年十二月一日消息,據悉,生態學家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太平洋海岸一座1.4公裏深的峽穀中發現一隻章魚為了孵卵竟然禁食4年,刷新了動物王國的最長孵卵時間。

首次發現它是在2007年5月份,在之後的四年多時間裏,研究團隊借助遠程遙控潛水裝置對它進行了18次拜訪。

2011年9月,章魚和它的卵仍然牢牢的待在那裏,但到10月份它就消失了,空空的卵囊被丟棄在那裏。

據robison博士稱,這隻章魚或許在完成它的使命之後不久就死去了。孵卵器通常會占據一隻雌性章魚最後的四分之一生命。

robison稱:“它很可能在這53個月裏什麼都沒吃,大多數章魚在孵卵期不會進食。”

這個特別專注的母親從未因為從附近經過的螃蟹或者蝦而分散精力,而蟹類和蝦通常都是章魚的美食。

攝像機記錄的唯一一次是它為了保護自己的150顆卵而趕走它們。即使是研究團隊借助潛水器為它提供食物時,它也堅決的忽視了。

不過,令人有些悲哀的是,因為母親趕跑了所有的危險,讓幼小的章魚即使是想捕獵,也沒有獵物的來源,以至於饑餓小章魚不得不同類相殘。

而且,最先被吃掉的,往往是已經死亡的甚至是虛弱的章魚母親。

現在的張昱,正麵臨著這樣的情況。

對於一般的章魚來說,孵化後仔魚全長3毫米左右,能攝食大型動物性浮遊生物而成長,當全長達l0-13毫米時,沉降於海底生活。

章魚一般幼體的食物轉化率最高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即吃十斤肉長三四斤。

成年後食物轉化率將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大概吃一斤肉長半斤左右。

已知最大的章魚是直徑9.6米,重272公斤。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頻繁斷腕的話,它一生最多吃一千公斤的食物。

不過,這隻是已知的,而且還是自己被海水衝上來的,擱淺在沙灘上的死章魚,可想而知,深海之中還有多大的章魚。

被殺死之後,沒被吃掉,總不會是最大的吧!

再說了,這隻章魚死亡之後,還萎縮了,活著肯定更大。

因為還剛剛出生,張昱也沒有個參照,不知道自己現在多大了,更不知道自己的章魚媽媽有多大。

有可能,張昱是未知的章魚,長大能到二三十米的那種。

這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的。

目前最大的大王烏賊的記錄是從尾到其最長的兩條觸手頂端的長度為18.5米,重量為2200磅997公斤。

在海洋的更深處,肯定還有更大的烏賊。

人們從捕獲的抹香鯨身上,曾發現過直徑達40厘米以上的吸盤疤痕,由此推測,與這條鯨搏鬥過的烏賊可能身長達60米以上。

隻不過,也有人說,這吸盤是抹香鯨小時候留下的,等抹香鯨長大了吸盤痕跡自然也就變大了。

雖然六十米以上的烏賊可能沒有,但是,三四十米的應該是有的。

而章魚和烏賊最大的區別就是章魚有八條觸手,烏賊有十條觸手。

沒道理章魚就比烏賊小這麼多啊!

所以,章魚最大不應該是九米多,有個二十米很正常。

當然了,即使是有,張昱也不一定能夠重生到最大的章魚上去。

不管成年後多大多小,現在的張昱,都跟自己的幾十個同胞一樣大。

而這些可惡的同胞,正趴在它們的母親的身上啃食著。

看到了這一幕,張昱急了,連忙揮舞著觸手,想要從保護著自己的卵囊中擠出來。

章魚的卵像葡萄一樣,底部是串在一起的,小章魚想要出生,就得頂破頭上的卵囊。

然而,張昱努力的許久,小章魚都出生了二三十個了,張昱都沒能頂破頭上的卵囊。

這可急壞了張昱了,連忙把虛弱的觸手伸到頭上,想要撕開頭上的卵囊。

可惜的是,即使是如此,張昱都還是沒能做到撕開卵囊。

眼瞅著上百同胞出生過半,自己還是沒能成功出生,張昱忍不住開始了喊叫。

“誰來把我弄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