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是這個星球上最凶猛的動物之一,即便在海洋世界,也算數一數二的凶猛哥,她們可怕的飲食習慣,讓她們得到了動物界“食人魔”的外號。
當章魚足夠饑餓時,她們可能會吃掉較年輕的同類,特別是他們剛剛交配完以後。
為了避免被同類吃掉,雄性章魚隻有絞盡腦汁地利用動物本能,比如偽裝或者幹脆犧牲一條腕喂給雌性。
但光吃同類,還配不上“食人魔”的外號,畢竟動物界類似的奇葩也有,比如黑寡婦蜘蛛,螳螂等等等等,但章魚這種可怕的獵食者有時候會吃掉自己。
眾所周知,章魚屬於軟體動物,它有八隻像帶子一樣長的腳,彎彎曲曲地漂浮在水中,漁民們又把章魚稱為“八爪魚”。
章魚力大無比,殘忍好鬥,足智多謀,不少海洋動物都怕它,人類也對他充滿了畏懼。
章魚有一個形狀怪異的腦袋,他們看起來不像海洋生物,倒像是奇怪的外星物種。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越了解章魚,就會越發覺她們的怪異。
章魚的身體構造與大多數動物不同,他們有三顆心髒,九個大腦,分別長在頭部及八根觸手上。
章魚是一種敏感動物,它的神經係統是無脊推動物中最複雜,最高級的,包括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兩部分,而且在腦神經節上又分出聽覺,嗅覺和視覺神經。
它的感覺器官中最發達的是眼,眼不但很大,而且睜得圓鼓鼓的,一動也不動,象貓頭鷹似的。
眼睛的構造又很複雜,前麵有角膜,周圍有鞏膜,還有一個能與脊椎動物相媲美的發達的晶狀體,人類和它對視,就像看到了另一個人類的眼睛一樣。
此外,在眼睛的後麵皮膚裏有個小窩,這個不同尋常的小窩,是專管嗅覺用的。
章魚有八條感覺靈敏的觸手,最小的章魚是喬木狀章魚,長約5厘米,而最大的可長達5.4米,腕展可達9米。
章魚很有力氣,腕手上直徑為2.5毫米左右的一個吸盤可吸住48克重的物體,身長1.5-2米的章魚,吸盤直徑約為6毫米,吸重力為100多克。
所以,它們往往能拖采超過自身重5倍、10倍、甚至20倍的大石塊。
有趣的是,章魚的觸腕和人的手一樣,有著高度的靈敏性,用以探察外界的動向。
每當章魚休息的時候,總有一二條觸腕在值班,值班的觸腕在不停地向著四周移動著,高度警惕著有無“敵情”。
如果外界真的有什麼東西輕輕地觸動了它的觸腕,它就會立刻跳起來,同時把濃黑的墨汁噴射出來,以掩藏自己,趁此機會觀察周圍情況,準備進攻或撤退。
章魚可以連續六次往外噴射墨汁,過半小時後,又能積蓄很多墨汁。
其次,章魚有十分驚人的變色能力,它可以隨時變換自己皮膚的顏色,使之和周圍的環境協調一致。
有人看到即使把章魚打傷了,它仍然有變色能力。美國科學家鮑恩把一條章魚放在報紙上解剖,令人驚訝的是即將死去的章魚在它身上竟然出現了黑色字行和白色空行的黑白條紋。當時鮑恩驚呆了。
有人問:章魚怎麼會有這種魔術般的變色本領呢?
原來在它的皮膚下麵隱藏著許多色素細胞,裏麵裝有不同顏色的液體,在每個色素細胞裏還有幾個擴張器,可以使色素細胞擴大或縮小。
章魚在恐慌、激動、興奮等情緒變化時,皮膚都會改變顏色。
控製章魚體色變換的指揮係統是它的眼睛和腦髓,如果某一側眼睛和腦髓出了毛病,這一側就固定為一種不變的顏色了,而另一側仍可以變色。
再有就是章魚的再生能力很強。每當章魚遇到敵害時,有時它的觸腕被對方牢牢地抓住了,這時候它就會自動拋掉觸腕,自己往後退一步,讓斷觸腕的蠕動來迷惑敵害,趁機趕快溜走。
每當觸腕斷後,傷口處的血管就會極力地收縮,使傷口迅速愈合,所以傷口是不會流血的,第二天就能長好,不久又長出新的觸腕。
也許就是因為這個斷足重生的本領,才使得章魚變成了連自己都吃的恐怖掠食者。
反正吃了還會長出來!
不過,別看章魚對待“敵人”凶狠殘忍,對待自己的子女卻百般地嗬護,體貼入微,甚至累死也心甘情願。
每當繁殖季節,雌章魚就產下一串串晶瑩飽滿的猶如葡萄似的卵,從此它就寸步不離地守護著自己心愛的寶貝,不吃不喝,而且還經常用觸手翻動撫摸它的亮晶晶的卵,並從漏鬥中噴出冰挨個衝洗。
這是因為,章魚的孵化期並不算短,而且產卵是在巢穴之中,所以,如果不經常清理,那麼,章魚卵的表麵就會長出海藻,讓章魚卵沒有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