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觀宇(2 / 2)

吱吱,吱吱。小猴子跳了起來,手舞足蹈,手裏的西瓜也是滿是飛濺。似乎表達這西瓜真的是美滋味。毛茸茸的小手,也在自己的西瓜上,挖下一塊紅壤,遞到樂月的麵前。

‘小猴子,真有良心。’樂月抓起小猴子遞來的西瓜,放到嘴裏,很好。他就喜歡這種赤誠的感覺,這在那個昏暗虛假的社會裏,隻有至親才有感覺。

樂月敢肯定這隻小猴子是出生不久,但他也不知道到底是出生多不久,他不是野生動物專家。這隻小猴子表現出來,對周圍環境的好奇,還有對他的依戀,都說明,小猴子的閱曆很淺呐!

食物,不再發愁,小猴子總是能夠找到各種果子。吃果子不但解決了營養問題,還解決水的問題。大山裏找到一條溪流絕對的不容易,樂月和小猴子完全都沒有這個本領。何況他們還要下山去,因為在樂月的頭腦裏沒有那個人家,或者村莊弄到半山腰,因為水往低處流,低處都在山下。

不知道多少天,不知道行走了多少山路,他們兩個也不知道這雄偉崢嶸的大山到底有多高。小猴子,披著樂月用枯草編織的衣服,在樹上吱吱的歡快的叫著。同樣披著草衣的樂月在山道上行走。草衣的水平很一般,但這已經是樂月的手藝的最高境界。智慧都是逼出來。‘也不知道多久,才能走出這大山。’樂月有些感歎,雖然他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日出而行,日落而息,沒有煩惱,沒有虛假。

父母的事情淡了,時間是良藥!可能是由於在大山裏奔走了許多時日的關係吧,樂月明顯的感到自己的小身體變得強壯。怎麼感覺到的?起初行走小半日,便無力前行,疲憊非常。現在即使在這崎嶇的山路上走上上一天一宿,也不感到甚的疲累。他隻歸咎於,生命在於運動。

吱吱!吱吱!小猴子在樹上,猛的跳到樂月的懷中,用毛毛的手指著前方,看似很激動。‘你說前麵有人?’隻有樂月的身子半大的小猴子,拽著他的草衣,一隻比劃著東方。

在那鬆林,薄雲之間似乎有樓閣殿宇,半山之上。有人?樂月大喜!抱著小猴子就往哪板上而去。一路行來,鬆坡冷淡,竹徑清幽,浮雲薄霧,奇花異果。即使在大山裏見慣了,巍巍景色的樂月,也不覺的沉迷在這猶如仙境的精致之中。

路邊不時的跳出一頭奇獸,空中不時的仙鶴飛舞。樂月懷中的小猴子,也是被這仙家景致吸引的左顧右盼。

宮殿森羅,樓宇飄渺,不知不覺之間,樂月抱著小猴子來到山門之前。大大的山門之前,有一巨大的碧波水池,還有幾棵高大鬆柏壞繞其外,青鯉魚,紅鯉魚,金鯉魚跳躍叮咚。左邊有一石碑,上麵蒼勁寫著幾個大字,離得太遠,而且不是簡體字,看不太懂。

這是一所觀宇,肯定不是一所寺廟。樂月十分的肯定。原因是,大門前站著幾個道士!

‘幾位師傅好!’稚聲稚氣的雙手合什對門前幾個道士說道,他不知道雙手合什是不是道家的禮數,但以往的電視裏,不管是見到和尚還是見到道士,都是這麼來一手。

門前的幾位道士自然是遠遠的看見這位身穿草衣,後背上還背著個小猴子的孩童。這些天的山裏的生涯,並沒有把粉嫩的樂月變得黝黑,而是更加白瑩,隻不過舉手投足之間多了一些英氣。小猴子害怕的藏在樂月那瘦小的背後,怯生生的看著眼前的幾個生人。

‘小娃娃好!’其中一位中年道士還禮說道。這麼一個娃娃是怎麼到得山門前的呢?

樂月說道:‘幾位師傅,在下不知緣何出現山中,懵懂不知多少時日才來到山門之前。應是有緣!’麵色很是有些嚴整,說道:‘不知道幾位師傅能否給些飯食!’

幾個道士笑著對視了幾眼,這個娃娃很奇怪。不知道怎麼來到山中?來到山門前隻要求些飯食?不找父母?不哭泣撒潑!小小的娃娃文質彬彬。

中年道士打量著樂月,心道:好根骨,好靈性!未曾修行就如此骨清神爽,明道知禮。端得是一個好弟子。正待要開口,門內一位道士奔來。‘靜華子師兄,這位乃是我等的小師弟。’

中年道人,愣了愣神,轉而對樂月笑道:‘小師弟,果然是好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