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槿望了一眼清官祠的門樓,喟然歎息一聲。
柳三棉苦笑一下:“我知道你看不起我,朱槿,你們這些官宦人家都是看不起我的。”
朱槿說:“柳三棉,你這樣說就太俗氣了。簡愛好象說過,穿過墳墓,在上帝麵前我們的靈魂都是平等的。我現在自以為非常冰清玉潔,在心裏。真的。潔淨的讓我自己都感到有些詫異。柳三棉,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也就是那幾十年的光陰,何必要計較那麼多恩怨。麵對這世間的一切,我不再有無限的苦和迷惘,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有了一顆平常心。”
柳三棉慢慢地鬆開了朱槿,他吃驚地望著她一會,又緊緊地把她摟在懷中:“朱槿,怎麼會是這樣?”
柳三棉成為國家公職人員以後,事業可謂是如日中天,成為城裏人成為國家幹部的感覺就是好,尤其是經曆了一段城市生活以後,他已經漸漸適應了公務員的工作狀態。報社,宣傳部,他從一個領導崗位跳到另一個領導崗位,領導水平和個人才華逐漸施展開來,那些采取觀望態度的人,也慢慢地靠入了柳三棉隊伍的後麵。官場上的人就是這樣,大都見風使舵、趨利避害。當然,這也怪不得他們,如果不具備這個本領,也將早就被淘汰出局了。柳三棉一邊死心塌地的維護著龍彪的利益,一邊慨歎著這官場果真是世態炎涼、人心不古。在龍彪那裏第一次見到朱槿以後,柳三棉就突然想起了“紅與黑”裏的德瑞納夫人。當然,他不希望自己是於連。
死心塌地地跟隨龍彪,倒是龍彪本人看得更淡些,一邊安心幹好本職工作,一邊利用空閑時間看看報紙、練練書法。柳三棉很佩服龍彪的沉穩與老練,從這一點上他也看到了自己與這個市領導的差距。柳三棉曾經委婉地問過龍彪:“龍市長,你不覺得政府那邊有些現象不正常麼?我發現好像有些矛盾指向您呢!”
龍彪聽柳三棉這麼一說,停下了手中的筆,歪過頭看了柳三棉一眼,然後很認真地說道:“身在官場,難免會經曆一些風言風語,重要的是擺正心態,你應該把仕途看成是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這就好比我們的身體,不可能一輩子都是完好的,總會有病了的時候,病了不可怕,隻要及時打針吃藥,還是會好過來的。”柳三棉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這時龍彪又回過頭去,認認真真地把餘下的字寫完。
柳三棉看到,原來龍彪寫的是四個大字:靜以修身。那字體遒勁有力,宛如鐫刻在了紙背上一樣。以武少波為首的一班人,創新的花招是一個接著一個。今天提出要搞招商引資上大項目,明天又征出一塊地皮大搞開發建設,後天還要投資發展特色產業,天天高喊著開發墟城市,並提出一個又一個口號。校地對接:意思是讓墟城市和墟城市的高校實現對接,讓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地方產品。想法是好的,但喊了好多年,成果沒有轉化一個。還有雙百億:就是工業農業生活值都超百億。
柳三棉想,你們這些人好像不知道怎麼折騰才好。口號也是喊得一個比一個響,還說什麼要“逐年進位,兩年翻番,爭取三年內進入中國十強縣。”柳三棉聽了之後哭笑不得,墟城市上一年全地區生產總值不過是78億元,人均GDP才576美元,而中國十強縣最末一位的華康縣當年生產總值已經達到328億元,人均GDP達5750美元。柳三棉想,武少波,你就吹吧。更讓柳三棉感覺不可思議的是,墟城市把牧業小區建設寫進了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五年規劃裏,寫就寫吧,但是所列的數字實在令人震驚,說什麼三年後要將商品豬發展到1000萬頭,肉蛋雞分別為10000萬隻和10000萬隻,肉奶牛1000萬頭。這些數字差點讓柳三棉吐血,因為道理在那明擺著呢,如果真的實現了這個目標,那麼墟城市全年100萬噸的糧食產量,別說是人吃了,就是這些牲畜吃也不夠用。柳三棉想,如果到了那時,漫山遍野都是牲畜在和人爭搶食物,那樹木花草都將被吃得精光,這將是何等壯觀的一種景象啊。雖然牛皮吹得大了些,但是武少波可嚐到了吹牛皮的甜頭,每天報紙都是他的頭條,配著他的大幅照片,說什麼他是一個有魄力的副市長,敢想敢幹,有了這個武副市長,是墟城市老百姓的福氣。
是的,和柳三棉的再次重逢和相處,朱槿每一次都很好地控製了自己的感情閘門,柳三棉走了。那天晚上,朱槿一個人倚在清官祠門前的石獅旁,一直望著柳三棉的背影隱逝在夜幕裏。
回到賓館時已至子夜,但龍彪還未回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