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天寶在戰鬥結束後,對於作戰英勇的陸軍第三軍進行了表揚,但是他並沒有提出繼續追擊敵人的決定。而是要求士兵們做好監視警戒工作,然後就回到了營地。在觀察了福山城以及敵人龐大的數量後,熊天寶對於攻破這座城市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不過隻要他在這裏,那麼這些人就會不好過,而敵人不好過,熊天寶的心情就覺得很好。
這次的大規模戰鬥,也暴露出了北方共和國大量問題,一個是炮兵問題,熊天寶實在是無法忍受那些笨重而又沒有什麼殺傷力的小鐵炮了,還有一個就是火槍,因為采用的還是散裝**,所以填裝速度仍然很慢,再加上粗劣的加工質量,造成這些燧發槍的射程和精度實在是慘不忍睹,如果這次不是因為120毫米滑膛炮的巨大殺傷力和震懾力打亂了敵人的騎兵和足輕軍團,一旦被那八千多足輕衝到跟前,結果還真不好說。
雖然這些印第安士兵們人高馬大,手中還有鋒利的新一式軍刀,但是和這些玩刀子的日本人比,熊天寶還真心的對自己手下不是很有信心。這也是熊天寶決定不進攻的主要原因,現在的形勢,隻要自己不走,對於鬆前番來說就是如鯁在喉,而自己隻要不主動攻城,在120毫米滑膛炮的幫助下,防守還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
士兵們打掃戰場,對於那些受傷的足輕,全部都被補了刀。所有認為還有利用價值的東西,也都被收集了起來,可惜的是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收繳的,足輕們身上穿的是破爛的衣服,使用的武器是削尖的竹矛,腳上穿的是草鞋,有些士兵搜刮了幾十個足輕的屍體,竟然連一個大子兒都沒找到。
關於屍體的處理,熊天寶命令自己的手下用這三千多日軍的屍體製作了一座巨大的京觀。當然,這個任務就交給了那些阿奴伊人仆從軍了,這次的戰鬥,徹底的讓這些阿奴伊人認識到了北方共和國的強大。
在後續的數天,雙方都很平靜,鬆前番緊守福山城,而北方共和國的人也緊守大營,不出門作戰。雙方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你過你的,我過我的,唯一的變化就是在福山城外,一座巨大的京觀被建立了起來。
四艘蒸汽明輪船在這幾天中,再次的從奄美大島運來了五百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而根據金鼎天送來的信件,北方共和國本土在得知了熊天寶即將於日本鬆前番發生直接武裝衝突,並且有可能由此而引發大規模的雙方衝突,內閣作出決定,抽調第一軍大部月兩千餘人前往立北港,對熊天寶的軍事行動進行支援,同時還將組織預備役第一兵團四千人,這些人都是由熟印組成,這些人也將在近期內調往遠東,協助熊天寶應對有可能發生的大規模軍事衝突。
在看完了這封信後,熊天寶就開始了苦笑,對於自己上次信裏所說的武器裝備問題,這次根本沒有回答,而是給自己派部隊過來,這六千士兵一旦調到自己這裏,那本土老巢可就徹底空了,唯一還剩下的也就是金城的第二軍以及金城守備部隊了。自己這壓力還不是一般的小啊。看起來要想辦法盡快結束戰鬥,要給本土留下足夠的守備力量,否則到時候連那些生印都該鎮壓不住了。
雖然焦急,但是熊天寶也無法貿然進攻敵人重兵防守的福山城,僅僅是衝擊這座堅固的大城,自己這些人估計全填進去都不夠,對於古代的那些城池,熊天寶這個看了無數中國古代戰爭史的人,實在是太了解那種殘酷程度了。可惜的是,那種損失不但是自己,即使是北方共和國這個年輕的,占地千萬裏,人口十幾萬人的國家來說,也是不可接受的,因為這占地千萬裏,開發的卻僅僅是九牛一毛,人口十幾萬甚至可能二三十萬,但是能夠管得了,並且接受國家管理的,卻僅僅是幾萬人。這些可以管理的人口,基本都集中在炎黃市,新地市,定東市這三個開發最久的地區,其中包括整個印第安島,金城附近現在也能夠有數萬人了,但是這兩片區域中間分布的十幾萬印第安人,卻還隻是理論上的北方共和國公民,還沒有被納入國家的管理之中,這也是國家不惜耗費巨資,也要修建西太平洋沿岸鐵路的原因,隻有這樣,才能夠把這十幾萬人口資源充分的開發運用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