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李家的宴請(2 / 2)

李旦聽完了以後是唏噓不已:“哎,你們說的太對了,以前我還不覺得,如今在南洋漂泊了幾年,你們說的,我也是感同身受。可歎我南洋數萬同胞,卻沒有想過自己建立國家,而是被那些紅毛鬼壓迫!”

李旦的話,也讓旁邊那個一開始就像雕塑一樣的漢子感歎了一下。看起來他們在呂宋是沒少受那些紅毛鬼的欺負。

“我已經聯係好了前往日本的事情,如果不去的話,對於有人無法交代。但是,我想讓我的兄弟。”說到這裏,李旦指了指旁邊坐著的漢子:“這位是顏思齊,是我最好的兄弟,我想讓我兄弟跟隨你們前往你們的北方共和國,看看有沒有什麼生意可以做,你們不要介意,咱們在商言商,如果沒有什麼可以掙錢的買賣的話,我們也不會往裏麵扔錢,如果有掙錢的機會的話,我們肯定會想辦法把你們的貨物都賣到這大明朝。”

“嗬嗬,李老板,我們現在最想要的,就是吸引移民,我們所占的土地上有大量的本土人,而我們的人口過少。”說到這裏,範海峰停住了話,因為後麵的話不用說,大家也都明白是什麼意思。對於大量的漢人進入北方共和國,他們並不怕,因為隻要到了那裏,他們就不怕著些背井離鄉的人會出什麼事,而且對於人口的輸入和控製,他們也有嚴格的控製。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幫你們想想辦法,福建這裏地少人多,沒有地的人多得是,隻要你們能夠提供土地,我就可以幫你們找人!”這李老板比起康六爺來說,實力可就強了不是一點半點。

“那就多謝李老板了。”範海峰拱手謝過,隨後幾個人又開始山南海北的神吹海侃起來,這一吹起來,李旦和顏思齊可就非常佩服範海峰和李勇了,畢竟這兩位可是在信息時代被各種信息狂轟亂炸過得,各地風土人情,各處的物產如何,什麼天文地理,都是隨口就來,直把這兩個土豪唬的一愣一愣的。都認為遇到了博學之士,從而對兩人更加的親切了起來。

明朝末年,不管是仕紳,還是那些豪商,對於科學都是持有歡迎態度的,這也是利瑪竇能夠在中國混開的主要原因。至於後來的對科學的輕視甚至於敵視,其實都是到了清朝統治以後才開始的,其中表現最大的就是號稱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號稱學彙東西,精通天文地理,各種博學雜技,可惜就是這樣一個人,依然無法改變對科學的輕視,從而導致了中華民族在前進的道路上,不但沒有前進,反而倒退。

晚上的時候,兩個人就在李家的莊園中休息。就剩下兩個人的時候,範海峰和李勇兩個人聊了很久,其中最多的就是沒想到明朝的土豪們竟然這麼有錢,這麼享受生活,更加沒有想到的,就是李旦的勢力竟然這麼大,從晚上可以帶人出城就可見一斑。

隨著在泉州城內的時間越來越長,北方人的影響也越來越多,而他們攜帶來的貨物,也開始受到各方的關注,其中尤其是新一式軍刀,白糖,奶糖,皮毛等商品,都受到了熱捧,但是他們卻買不到。不過買不到,不代表大家夥就沒有辦法,要知道什麼叫走私?這個時候的泉州,走私商人可是非常的多的。於是經過了商討之後,北方人從琉球王國租到的奄美大島,就成了以後的交流中心,而範海峰也約定,會讓船隻回到國內後,立刻組織貨源,然後準備船隊運往奄美大島。

在這個時候,北方人也準備把奄美大島不但做成一個中轉中心,而且還要像西班牙占領的馬尼拉那樣,建設成為自己的一個交易中心,據點,在明麵上進入大明王朝困難的時候,就通過中轉途徑進入,而且在奄美大島,也有利於打開朝鮮和日本市場。

在這裏我闡述一下本書的定位吧算是,本書主要是想要通過經濟手段和殖民手段,來發展國家,但是並不是說隻發展自己一個國家,而是想要造成一個能夠改變以後幾個世紀的世界格局的局麵,其實本人認為,目前世界格局,實際就是始於地理大發現時期,大概這個意思吧,感興趣的可以繼續堅持。謝謝,因為本書到現在實際都是小眾群體在看,一共一百多收藏,但是大家的支持還是很不錯的,再次感謝大家,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有好的建議可以提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