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大昭寺(1 / 2)

1大昭寺

大昭寺,是西藏最輝煌的一座吐蕃時期的建築,殿宇雄偉,莊嚴絢麗。

這座土木結構的寺廟,主殿共三層,殿頂覆蓋著西藏獨具一格的輝煌金頂,在陽光下越發顯得浮光躍金,光彩奪目。寺前,終日香火繚繞,藏傳佛教信徒們的虔誠叩拜已經在青石板上烙印了等身長頭的深痕;寺內,萬盞酥油燈長明,記錄著朝聖者永不止息的足跡和神秘藏地千年歲月的永恒。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語意思是經堂。“大昭”,藏語為“覺康”,意思是釋迦牟尼,全命意思就是“有釋迦牟尼像的佛堂”,而這尊釋迦牟尼像便是指由中國曆史上的大唐朝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一尊“覺阿”佛(即釋迦牟尼十二歲時的等身鍍金像),它在佛教界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夏雪凝視著大街上的人流,忽然深有感歎。

那些人所去的方向,就是大昭寺的正門,而在我們站立的位置,恰恰能看到朝陽下的大昭寺金頂,那上麵盤旋著的萬道金光,每次都令人眼花繚亂,不敢正視。四麵八方湧來的虔誠藏民個個都表情嚴肅,保持著深深的敬慕與沉默,仿佛這座矗立了千年的藏地古老建築就是佛祖的化身,能夠俯瞰眾生,掃除疾病、災荒和痛苦,為他們帶來吉祥幸福。

“即使是大漢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夫子到了這裏,也得謙虛低頭,將‘孔聖人’這一名號乖乖收起來了。在藏地,信佛、拜佛似乎已經成了藏民門生存的唯一意義,我始終堅信冥冥之中一定有什麼聲音在指引著他們的行動,引領他們攜家帶口、登山渡水聚集到這裏來。那個秘密,總有一天會被發掘出來,就像流傳千年的《西藏鎮魔圖》一樣。那兩張唐卡背後,一定……”夏雪忽然閉嘴,不好意思地笑起來,因為她說了太多的“一定”這個詞,畢竟世事極多變化,在任何問題上,我們都不可能作出如此肯定的判斷。

“看那個人。”我揚了揚下巴,向街對麵的一家小吃店指了指。

隔著人流,一個穿著羽絨服、登山靴、肩上背著一個巨大的雙肩旅行包的中年人正起身結賬,準備離開。我注意到他,是因為他僅僅喝了一碗羊肉湯,卻從錢包裏取出了厚厚的一大疊鈔票來,遞給收賬的老板。

“那麼多錢?足夠去拉薩大飯店猛吃一頓了。”夏雪皺了皺眉。

我們不是喜歡多管閑事的人,隻是靜靜地看著事態發展,卻無意要到對麵去看熱鬧。

一周前,瑞茜卡曾從港島來過電話,她會盡快趕到拉薩來與我會合。至於此行的目的,她隻含混說有事商量,是關於叔叔陳滄海遇害事件的。

瑞茜卡是個嚴謹認真的人,如果一件事在電話裏無法說清的話,那肯定就是絕對的大事。當然,我希望她能過來,人多力量大,解決問題的思路會更多一些。而且,王帆在更早時候亦來過電話,說數日內就能最終找到陳塘,並帶他趕赴拉薩。這才是天大的好消息,我早就覺得該把叔叔的所有遺產物歸原主,讓陳塘來接手這一切,最好是連“盜墓王”這一稱號也包括在內。

“那人真的是很奇怪呢!”夏雪低語。

我腦子裏胡思亂想,但目光始終沒離開小吃店。等到那人猛拍一掌,把鈔票摔在櫃台上的時候,夏雪突然叫了一聲:“陳風,看那人的眼神。”稍停,她又自言自語地接下去,“真是怪透了,隻有決心赴死、唯求一死的人,才可能有那樣的眼神。我甚至懷疑,他從小吃店出來,馬上就會發生什麼意外,因為那種頹喪、決絕、瘋狂是裝不出來的,完全發自內心。”

夏雪分析的很對,我看到對方眼神的時候,做出的判斷亦是:“一個決心求死的人。”

事實上,很多港島新聞片裏播放過自殺者的眼神,那種讓人不寒而栗、退避三舍的淡漠感覺,每次回想起來都很不舒服。將死的人,不但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死人,此刻任何人落在他們眼裏時,也都是死人。

那人丟下了所有鈔票,小吃店的藏族老板不敢收,馬上追出來,隻留下其中一張,要把其餘的錢硬塞回那人背包裏去。就在這時,已經跨出門口的中年人忽然回身,幹淨利落地單手鎖喉,腳尖一勾,便把對方摔倒在地。

他的動作立刻引起了一陣小小的混亂,因為這邊小吃街上的商家們彼此關係都很好,一旦有人鬧事,必定會大家一起上,展開一場群毆。說時遲那時快,小吃店來立刻衝出兩個渾身油膩膩的年輕人,每人拎著一隻方凳,向中年人的頭頂狠狠地砸下來。旁邊的一家蘭州拉麵店裏也衝出三個大漢,分別拎著大片刀、鐵鍬、擀麵杖,一聲不吭地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