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大俠難做(2 / 2)

要退往關中,可以,先和韃子打一仗再說,如果薑瑰實在不是韃子對手,看在同袍情誼,勝捷軍也不會見死不救,不過到那時薑瑰必須交出兵權,聽奉甘陝總督號令!

顏越之後的意思大概便是如此,不管楊剛的總督官位合不合法,隻扣住一條,總督執掌一地軍政,隻要是甘陝地麵上的事,就必須由楊剛做主,薑瑰要想自行其事,行,隻要不進秦地,怎麼著都行!

拋開借刀殺人的嫌疑,顏越的計策其實最是穩妥,一來烈火驗真金,敢不敢和韃子交兵見仗足以證明薑瑰是不是反複小人,二來山西有一支大明兵馬,也可為勝捷軍預警,三來削弱薑瑰實力,可以保證關中政出一門,絕不會有二虎相爭的禍事。

因此楊剛欣然點頭同意,立刻修書一封,著人回複薑瑰,而在回信當中,楊剛心思一動,特意多加了幾句。

“久聞晉商富庶,富甲堪比江南,不過晉商卻未必都心存忠義!聞聽山西商賈八大家,王、靳、範、王、梁、田、翟、黃,寡廉鮮恥,勾結韃虜,賣國求榮………弟之風聞未必屬實,不過若有隻曉得銅臭、罔顧大義之輩,薑大人千萬不可心慈手軟!”

明末晉商賣國乃是公論,楊剛所說的山西八大家是當時最大的八個漢奸家族,滿清能夠一步步強大起來,與大大小小的漢奸絕脫不了幹係,鹽鐵糧食,沒有黑心商人源源不絕的供給,滿清別說占據中原了,就是自身發展恐怕都成問題!

當然,大明滅亡,滿清竊據華夏,不能都歸咎於漢奸,也不能說山西的黑心商人要負大頭責任,不過自古以來內奸最是讓人痛恨鄙夷,最不能令人寬恕,即便是後世號稱最民主的美國,美蘇對峙時能放過蘇聯間諜,都絕放不過本國奸細,就一句話,有殺無赦!

天朝也是一樣,抓到敵國特務,有的是耐心教育,大國風範嘛,既顯露出人道主義精神,還能用手裏的人質換點實惠,可要是有人叛變投敵,嘿嘿…………

信裏大加挑唆了一番,楊剛心滿意足地看著信使出發,一樁事情得到圓滿解決,楊剛很是高興。

其後發展沒有什麼波瀾,得了回信的薑瑰沒好意思往潼關來,真就留在山西了,並且真就屯兵太原,隻是駐守太原的薑瑰沒有按顏越、楊剛建議的那樣,向晉商伸手要錢,也沒有抓捕懲治漢奸。

薑瑰行動沒有全依楊剛的心意,但楊剛已經十分滿意了, 因為薑瑰已經表明態度,絕不會投降滿清,為了表明決心,薑瑰竟然把家小一股腦送到了潼關,這一招讓楊剛大出意料。

唔!好漢子!這薑瑰雖然降過李自成,可是卻不失男兒熱血,終究沒有向異族屈膝!呃,隻是如此一來,讓薑瑰為潼關警哨,並借韃子之手…………是不是太過分了!?

楊剛動搖了,後果是陸明麾下斥候多了許多重擔,而潼關勝捷軍也做好準備,如果太原薑瑰不敵韃子,敗逃潼關,勝捷軍不說扭轉局勢,至少也要為友軍保住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