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歡頂大就是從中撈些財貨,隻要不是太過份,就當是老丈人準備嫁妝好了,唔,其實我也不稀罕什麼嫁妝,隻要杜倩嫁入家門,做我的乖乖娘子…………
腦海裏浮現出喜堂婚宴的場景,頭戴一方紅巾的新娘子與自己交拜天地,大白天的楊剛便嘿嘿傻笑起來。
十五歲離家從軍,十年征戰,楊剛今世的年齡已經二十有五了,放在一般人家,這樣年紀早已經結婚生子,孩子都能上街打醬油了,而楊剛卻還是光棍一個,子嗣全無。
按照後世人的觀念,二十五歲沒成婚根本不是問題,可是在重視傳宗接代,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明朝,楊剛真真就是一個不孝子了,雖然楊剛自己沒覺得什麼,可是母親趙氏和兩個已經與楊剛有了夫妻之實的丫鬟卻都著緊得很。
趙氏著急,楊剛很能理解,可是交替輪換服侍楊剛的柳兒與鶯兒心急,楊剛就很是不解了,直到有一天楊剛私下詢問,才搞明白緣由。
柳兒、鶯兒現在的身份是楊剛的通房丫頭,將來往上一步,便是妾室,按照禮法,兩個丫鬟所出子女都是庶出,繼承不得家業,不過這並不是最緊要的,緊要的是,楊剛還未成婚,柳兒、鶯兒要是有了身孕,一來會招惹外人非議,以為家風不正,二來肯定會招惹未來當家主母的疑忌,說不好將來兩女和兩女所出子女便會有什麼禍患!
剛剛聽到這番緣由,楊剛隻覺得不可思議之極,覺得杜倩美麗溫柔,可不是什麼惡毒狠辣的母夜叉,覺得柳兒、鶯兒太過杞人憂天,可是偶爾和母親趙氏提及,趙氏卻深以為然,並且告訴楊剛,當年趙氏以楊家太夫人貼身丫鬟的身份做了楊剛老爹楊長盛的妾室,同樣不敢在楊長盛娶妻之前有孕,直到楊長盛大婚之後,才生下楊剛。
當時楊剛瞪大眼睛,覺得荒誕之極,可是良久之後,經過細細思索,楊剛才無處其中道理。
華夏數千年文明,講究長幼有序,長子先天便有遠超其他兄弟的地位、權力,而華夏文明能夠平穩交替,長久傳承,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功於這一不合理,但卻對社會穩定大有好處的法理製度。
皇帝駕崩,繼位的太子多半都是最年長的皇子,普通人也是一樣,家業多半要由長子繼承,
既然如此,女性生養的孩子是不是家中老大便極為重要了,而為了己出的孩兒,做母親的使些手段,又有什麼稀奇!?
想通了此節,楊剛便明白柳兒、鶯兒和自己同床歡好時為什麼總是十分壓抑,不肯縱情盡興了,而要想得享更多歡樂,除非楊剛盡快將杜倩迎娶進門,並讓杜倩誕下嫡子。
說實話,楊剛並不覺得嫡子、庶子有什麼區別,由哪個女子的兒子繼承楊剛掙下的家業,楊剛覺得還是太遙遠太遙遠的事情,並且楊剛更願意平分家業,不管長幼嫡庶,是男是女,人人有份,可問題是除了楊剛,別人都不這麼想。
要想享盡齊人之福,就得快點把杜倩娶到手,隻是如今大事要緊,沒工夫去小美人家裏提親啊,唔,不過,倒也有些別的好處,如果杜倩成了我的老婆,柳兒、鶯兒隻怕就不肯玩那些花樣了罷!?
楊剛一時憂一時喜,麵色古怪,仔細看去,眉眼中很有一股邪意,就在楊剛胡思亂想時,遠在西安府的杜倩也在思念著楊剛,隻不過相比於楊剛,女孩兒隻有純潔,絕不涉、淫、邪。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亂想什麼呢,人家哪有什麼相…………都怪那死丘八,既有了婚約,卻遲遲不來…………春暮將殘,何日方能,方能,方能有情人終成眷屬…………
少女倚著一株桃花燦爛的桃樹,癡癡遙望東方,一股紅霞突然浮上嬌美容顏,卻是嬌羞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