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論起來,楊氏宗族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勞軍了,雖然每一次送來的東西都不多,幾百石糧食,幾十頭騾馬,或者十幾副甲胄兵刃,可累加下來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隻是不管送來多少東西,楊剛從來沒放在心上過,因為楊剛明白,楊氏宗族不斷送來物資並不是多麼看重自己這個庶出子孫,隻不過是未雨綢繆,兩麵下注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主事者都僅僅是一個小管事,正兒八經的楊氏宗族子弟從未現過蹤影的原因。
當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斷變化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態度也是一樣,之前僅僅把楊剛看做可能的潛力股,但因為風險絕不太過深入交往的楊氏宗族,隨著楊剛兵出商州,一次次獲取勝利,變成了暫露頭角的黑馬,自然會修正對楊剛的態度,而派直係子弟來楊剛軍中勞軍,便是楊氏宗族發出的一個明顯信號。
隻是,楊老太公卻算錯了一件事,原以為同出一房的兄弟間更能交流感情,卻沒想到楊淩與楊剛之間會有舊怨,並且,兩個同父異母兄弟會因為根深蒂固的嫡庶尊卑矛盾重重。
長幼有序,嫡庶有別,尊卑上下一絲兒也不能錯,這樣的觀念深深植根漢家文明數千年,早已深入人心,嚴格的等級製度確保了中華文明的平穩過渡,避免了如遊牧民族那般自相殘殺,可是卻也造就了無數鴻溝,而楊剛與楊淩間的鴻溝隻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縮影罷了。
身為楊家二房的嫡長子,楊淩從小到大就高居於眾兄弟之首,無論是從小接受的教育,還是周遭的耳聞目睹,都讓楊淩確立了相比於弟弟們的優越感,即便是一母所出的兄弟也要比楊淩矮半頭,更何況一個姨太太生的兒子!
可是當年那個永遠不敢在自己麵前抬頭的庶子卻狠狠打了自己一頓,並且高高在上,自己連反抗也不能,這種強烈的反差委實讓楊淩難以承受,尤其是當臀部傳來一陣陣疼痛時,楊淩就更加痛恨那個已經手握重兵的弟弟。
什麼大明陝西總兵官!明明不久前還是一個小小的丘八!所謂的官職都是那混賬行子自封的!當我不知道麼!我呸!
眼前似乎還晃動著楊剛那可惡的身影,夜色下的楊淩麵容扭曲,眼中怒火四溢,恨恨回頭,看一眼戒備森嚴的武毅營行轅,心中不停咒罵。
趾高氣昂而來,身心受創而去,送上一堆禮物卻換來一頓好打,換誰也要心生怨恨,隻是這怨恨卻無法言說,雖然怒氣充斥心田,可是楊淩事後想想,就清楚知道自己今天這頓打絕對白挨!
唉,可恨世風日下,武夫當道,隻是斯文掃地,斯文掃地啊…………
歎一口氣,楊淩被兩個隨從扶著,屁股吃了一頓軍棍,騾馬是騎不得了,轎子也沒法做,隻得叫小廝去尋輛大車來,天色已晚,楊淩也不打算立刻回返楊家莊,而是打算在城裏的宅子住一晚,明天再回去稟報此行經過。
在路邊等侯的空當,楊淩不免繼續咒罵自己的庶弟,雖然無用,可也能消消氣,心裏正翻騰出百般罵人的言辭,視線中突然閃過一個人影,楊淩起初沒在意,但隨即便瞪大了眼睛。
那不是王寶麼?那混賬東西把新寡的妹子送給王根子,混了個官兒,可是沒少來我楊家莊打秋風!哼,王根子兵敗,這王八羔子怎麼就沒被砍了去!
仔細觀察一番王寶動靜,看清楚王寶孤身一人後,楊淩眼珠一轉,立刻叫兩個小廝圍了上去,而自己被隨從纏著,一瘸一拐地走了過去。
“王把總,王大人,真是老天有眼啊,今兒個咱又見麵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