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奪關(1 / 2)

潼關,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扼控渡口,鎖鑰三秦,退可俯視中原,進則一馬平川,古人說‘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 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的潼關實實稱得上天下雄關,真真切切的四鎮咽喉!

不過崇禎十七年春的潼關卻不複舊日威風,往日裏大軍駐守的關隘變得冷清之極,原本至少有一衛精兵駐守,現如今隻有一千多老弱烏合,而曾經充斥關牆的軍資守具,堆滿庫房的糧秣輜重都被一掃而空,成了大順皇帝東征大軍的補給。

被搜刮的幹幹淨淨,沒一絲油水可撈,駐守潼關的闖軍自然心中不滿,眼看其他各部闖軍都往北京去了,指不定在皇城有多少生發,光是想想,便讓一幹士卒眼冒綠光,要指望才從賊變成兵的家夥們忠於職守,安於守衛一座被搶得一幹二淨的關隘,難度可不是一點半點!

隻是不管心中再有抱怨,再有不滿,一千多闖軍都隻能呆在潼關,哪裏也不能去,因為潼關屏護的是大順國都西京,即使連李自成都不把自己的國都,一個月前的西安府當回事,可畢竟西安是李自成開國稱帝的所在,三秦是李自成龍興之地,也不好太過輕忽。

所以潼關關牆之上人頭湧湧,一千多闖軍士卒分作三班,輪換值守,目光北望,做出小心戒備的樣子,提防壓根不可能自東麵出現的敵襲。

士卒們無聊地望著空蕩蕩的東方,私下裏時常議論,隻有上官出現時,才會略略振作,表現得盡忠職守,當然,無論是官是兵,都隻是裝裝樣子。

甘陝明軍已被闖軍掃滅幹淨,大明在直隸再無可用之兵,唯有遼東鐵騎能與闖軍較量,可是,除非遼東明軍不顧背後滿清韃子的威脅,否則萬萬不敢輕易離開!

李自成領大軍東征,北京城跟中原之地根本就是囊中之物,再不會有什麼變數!

闖王爺這會子隻怕已經到北京城了罷?唔,也不知皇上還回不回關中,要是不回來的話,我們豈不是白守了………

懶洋洋地靠著城牆,陽光暖洋洋的,直讓士兵們昏昏欲睡,不能去大明國都開眼,士兵們便選擇在白日夢裏升官發財,而就在這時,潼關西側的道路上突然彌漫起大片煙塵。

有大批人馬過來了!奇怪,這個時候,會是誰呢?

一陣號角長鳴,士兵們紛紛站直身軀,睜大眼睛,漸漸地,讓他們好奇的隊伍露出了真身,卻是一支混雜了不少車馬的隊伍。

唔,這麼多人馬,也不知在西安府又搜刮了多少金銀珠寶!?

略略瞄了一眼那支約莫五百人馬的隊伍旗幟,看清楚上麵是一個闖字後,城頭士卒立刻鬆懈下來,大順朝如今如日中天,李自成眼看便要一統天下,這個時候哪裏會有什麼危險!?

粗粗詢問幾句,吊橋放下,城門大開,城頭士卒連多看一眼的興趣也欠奉,一個個隻自顧自地靠著城牆曬太陽,卻不知以輸送糧餉為名進關的軍隊已經悄悄露出了毒牙。

一百多騎兵當先開路,一入潼關,便飛也似地往東門馳去,其後剩餘步卒、車馬則停滯在西邊道路上,恰恰堵塞了城門。

一個小校心中納悶,正待上前詢問,突然遠處卷起漫天塵土,一支規模更大的軍隊突然出現在地平線上,小校一呆,忍不住揉了揉眼,再看去時,突然就醒悟過來。

敵襲!有人襲關!要速速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