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是一年最後的好時節,天高雲淡,陽光燦燦,草木金黃,楓葉紅遍,千山層林盡染。
隻是,當江南收獲沉甸甸的稻穀時,大明北方卻狼煙處處,滿目蒼夷!偌大一個王朝,要錢沒錢,要兵無兵,隻能眼睜睜看著中原糜爛,盡顯暮日氣象!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江山替換之際,北方大明百姓可謂苦不堪言,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多少門戶破落凋零,良田荒蕪,鄉村凋敝,中原大地不少地方竟是百裏、數百裏,甚至千裏不見人煙!
大明軍馬征剿四方流賊,所謂義軍東征西殺,要‘替天行道’,各方廝殺不休,征戰不止,直殺的血流遍野,直把一個中原大地變成了森魎鬼蜮。
流賊匪寇所到之處,百姓盡被裹脅,財物、糧秣全被掠走不說,但凡開戰,淪為流民的百姓便是最前麵的炮灰!
明軍到了,從賊百姓不消說便是個死字,就算崇禎皇帝和闔朝大臣隻論罪賊寇,希望善待百姓,收拾人心,可哪裏管得住殺紅了眼的官軍!打了勝仗,殺良冒功,換取更多的賞賜,打了敗仗更要濫殺無辜,好抵消敗績!
曆經十幾年戰亂,及至崇禎十六年秋,北方大地依舊硝煙處處,可是,已經品嚐了深重災難的北方百姓們卻嗅到了一絲絲希望。
九月,大明兵部尚書,督師孫傳庭兵敗郟縣,十萬秦軍喪失殆盡,消息傳來,大明舉國震動。
大明三大強軍,關寧鐵騎被滿清韃子死死拖著,天雄軍早已覆亡,處處賊寇烽煙的大明江山就靠秦軍支撐,如今秦軍也敗亡了,闔朝文武頓時便如塌了天一般!
舉目四顧,大明再沒有能戰的軍隊,沒有強軍,這江山如何能保住?所以隻要不是十足的蠢材,孫傳庭兵敗的消息一傳來,大明各地官紳百姓便知道,這大明怕是要變天了!
之後的消息也印證了人們藏在心裏的揣測,剛一入十月,潼關天險便告陷落,幾日後,西安府守將王根子、秦王朱存樞獻城投降,關中府縣一一淪喪,三秦遂入李闖之手。
縱觀天下,大明北方六省幾乎全告淪喪,崇禎皇帝隻能坐困北京城,反觀李自成,坐擁大軍百萬,闖王大旗所到之處,大明官吏無不望風而降。
也許過不了多久,李自成就會稱帝了吧?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應該就能過上太平日子了………
不管是誰做皇帝,北方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期盼著天下能快快安定下來,至於世受國恩,在大明作威作福兩百年的官紳豪門,則暗自盤算著如何保存自己權勢、地位,如何能在未來的新朝保有一席之地。
大明不行了,李自成指不準什麼時候就打到北京來了,改換門庭,換一條大腿抱,在大明官紳豪族看來天經地義,至聖先師孔聖人都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俺們如今不過是順應天命,識時務罷了!
於是一波波識時務的官僚豪貴便絡繹遣派親信,甚而親身出動,或秘密私通左近闖軍勢力,或直往西安而去,打著天命不可違的幌子,都想做一做從龍功臣!
占據西安,坐在秦王朱存樞的銀安殿裏,闖王李自成滿麵春色,得意之極。
自崇禎二年起兵叛明,到如今整整十五年,當年不過是銀川府一個小小驛卒,李自成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有望登上九五,問鼎天下!
人生際遇不可謂不奇,當年一個窮得連老婆都跟人跑了的驛卒,被官軍征剿,不得不流竄逃亡十數年的流寇,三年前更是被明軍打得隻剩五十騎的李自成,如今卻擁有百萬大軍,從前那些高高在上,看也不會看其一眼的大明豪貴,如今卻戰戰兢兢地跪伏於地,爭相拍馬獻媚!
仗劍橫行,睥睨天下,戟指所至,萬千戈矛,環目所視,盡皆螻蟻,大丈夫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