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禮說:“好多網友喜歡選擇購物節的時候血拚,像這款汽車香水座,平時幾乎無人問津,但到了購物節,店主就利用大量的人氣來抬高價格,可謂‘一朝不開市,開市吃三年’。”
公益情懷:
“比價神器”顯神威
比價網上線後,起初並沒有引起網友們的關注,都是李禮和熟悉他的一些朋友在使用。李禮的朋友們從這個“比價神器”上嚐到甜頭後,便將網址發到了他們的QQ簽名和微博上,與更多的QQ好友和微博粉絲共享。
正是通過這種“人傳人”的傳播方式,比價網漸漸在網友中間推廣開來。但也有一些網友提出了質疑。有人質疑“比價網”的功能和原理;有人懷疑“比價網”會不會是電商的同謀;也有網友評價說“比價網速度慢,沒用處。”
對於這些質疑,李禮耐心地在網上給予回複,向網友們講解“比價網”的功能和原理,並公開聲明“比價網”是獨立的,不受任何電商左右。同時,對於那些“無用論”的網友,李禮發現是他們不會正確操作造成的誤解,他又不厭其煩地給他們技術輔導,讓他們掌握正確的查詢方法。如此一來,所有的質疑都迎刃而解。
隨著“比價網”走紅,有朋友建議李禮采取收費會員製來增收。朋友的理由很簡單,“比價網”能讓網購省錢,即使付出點費用,也值得。也有一些電商向李禮伸出“橄欖枝”,想“招安”李禮的比價網,利用比價網的影響力為網友代購商品,李禮將會從中提取可觀的提成。
但李禮麵對這些利誘,一口否決:“比價網在與已方便的同時能與人方便,那是我最樂意看到的,我要讓比價網永遠保持它純粹的公益性質。”為此,李禮至少放棄了上百萬元的利益。該網站也因此成為國內惟一的純公益性質的比價網。
目前,比價網隻放有兩個廣告聯盟代碼,廣告費用於支付幾台服務器的租用費。而網站的程序開發和維護則是由李禮和他的一個朋友無償投入。
2013年11月11日,又是一年的網購血拚時段。這一天,比價網的登陸網友高達50萬人次,這讓李禮非常欣慰。不少網友紛紛在“比價網”上留言,一位網友留言:以前,我總以為商家會在這一天真正降價促銷,通過比價網我才發現有一些商家玩小聰明,事前幾天提價,然後再打折,其實報價比以前的還要高。
網友“古道西風”留言:看了比價網,我才相信了那句古話,隻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更多的網友則稱:有了這個比價神器,相當於有了一隻“照妖鏡”,我在網購中再也不會跌進價格陷阱了。
更令李禮自豪和開心的是,“比價網”還引起國外網友的關注。今年的“雙11”購物節過後,美國的一位網友給李禮發來了電子郵件,稱讚該網站是一種創新,希望能加入李禮的團隊,共同做出比價的“國際文章”。
2013年12月12日,淘寶網再推打折優惠促銷活動。比價網再度大顯神威,點擊量突破80萬次。在網友們對比價網“一邊倒”的喝彩中,除了感謝比價網給了他們一雙識別價格陷阱的“火眼金睛”外,網友們還感謝比價網給他們節省了不少購物時間。網友“醉秋千”說:“以前網購時,怕上當,買一件東西要反複搜索比較,有時要花上一兩個小時才能下單,現在好了,隻要通過比價網一查詢,幾秒鍾後就能做出是否下單的決定。”
比價網的存在,對於網店而言無疑是個“冷血殺手”,那麼網店有沒有采取抵製行動呢?對此,李禮在接受采訪時對筆者笑言:“許多買家看到曆史價格後,很少用價格走勢圖再與賣家砍價,大多是放棄原訂商品,另找同類店鋪或商品,所以也沒有將比價網與網店的矛盾對立起來,目前還沒有出現抵製的現象。”
此外,比價網運作以來,李禮經過認真研判分析,雖然網購中存有“價格陷阱”,但超過8成的店家還是拿出了真實打折優惠的“親民價”。筆者曾就比價網的作用采訪了幾位淘寶店主,他們介紹:“經過比價網的比較後,網友們發現我們給出的價格真實可靠,打折優惠很到位,毫不猶豫地下了單,如果沒有比價網,可能網友們下單還處於猶豫狀態呢,從這一點上來說,比價網促進了我們的銷售。”
“網友們留言希望數據更新頻率更快更及時一些,現在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一些技術難度,這也是我今後進行改進的重點方向。”談及今後的打算,李禮始終心係網友,公益情懷不改。
(責編/朱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