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廚神羅永存

財富·人生

作者:紅樹

他是一個隻有初中學曆的中國廚神。為學得好廚藝,他以白幹活的方式不斷拜師。他的好學和勤奮贏得了師傅們的喜愛,每一次拜師,他都得到了真傳。

為驗證廚藝,他到央視打擂,勇奪三連冠,並因此被國家級名師收為徒弟。身懷絕技的他在國內國際獲獎無數,與此同時,他也成為擁有9家酒店,資產過億的老板。

從白幹活到當上總廚師長

2013年11月13日~15日,“中國美食走進聯合國”活動在聯合國總部舉行。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中國魯菜大師、永存餐飲董事長羅永存將鬆鼠魚、琥珀桃仁、五香熏魚等中國人熟知的大眾菜端上了聯合國總部的餐桌,受到了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第68屆聯合國大會主席阿什在內的聯合國工作人員及各國使節的讚譽,羅永存再一次在國際上被譽為中國頂級廚神。

1973年1月16日,羅永存出生在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司馬鎮羅莊村,父母都是農民。羅永存從小就是個有誌氣有主見的孩子,他給自己立下誌向,一定要出人頭地,成為一個事業有成、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1990年,初中畢業的羅永存離開家,到金鄉縣城一家飯店學廚藝。這家飯店門臉不大,但廚師做的炒肉絲、炒辣子雞、羊肉湯在金鄉縣南關一帶卻十分有名。因為店小,員工隻有老板、老板娘、廚師和羅永存4人。老板和那個廚師負責炒菜,老板娘做麵食,羅永存則是打雜兼送餐。

羅永存在幹雜活的同時,總是忙裏偷閑跟老板和廚師學廚藝,一有空閑,他就切店裏廢棄不用的菜葉子練刀功。一段時間後,他就能在兩三分鍾內切完一斤肉絲了;一年後,他就能上灶炒菜了。

老板十分喜歡這個手腳麻利的小夥計,不斷地給他加工資,從最初的每月30元漲到每月60元,後來又漲到每月80元。

可是,羅永存沒有將錢看在眼裏,他從家裏出來是要學手藝,幹大事的。因此,1991年夏天,羅永存找了個關係,以不要工錢,白幹活,隻要提供吃住的條件,進入金鄉縣政府招待所做學徒。

那段時期,羅永存最高興農村有人辦喜宴來請師傅。每到這時,羅永存總是搶著去。一是可以炒菜練手,二是做一次喜宴可以得兩條香煙。每次拿回煙後,羅永存一支不抽,都送給師傅們了。

師傅們非常喜歡他,做拿手菜時也不背著他,隻用半年多的時間,羅永存就將招待所裏幾個師傅的拿手活都學到手了。1991年春節後,羅永存離開縣政府招待所,到縣城有名的品香樓去做廚師。

這時,羅永存從一個從遼寧鞍山回來的老鄉口裏得知,鞍山市的廚師待遇很高,一個上灶的師傅每月工資最少也得兩三千元,就是切菜的師傅,每月也可以掙到500元。於是,1992年春節後,羅永存跟著這個老鄉來到了鞍山。

由於魯菜和東北菜分屬兩個菜係,因此,剛來鞍山時,羅永存當不成廚師,掌不了勺,因為很多東北菜他都不會做。羅永存隻好從切菜師傅做起。

那是一段迷茫的時期,羅永存曾有回山東老家的念頭,但強烈的自尊心和強勁讓他堅持了下來。

切了一段時間菜,羅永存的內心又開始不安分了。當時,鞍山盛行川菜,一家叫“川菜第一家”的鞍山頂級川菜館中有一個師傅是成都四大名廚之一,每個月可掙4000元。羅永存想拜他為師,就辭了切菜師傅的工作,又是以白幹活,隻要吃住的條件進入“川菜第一家”做學徒。

在“川菜第一家”,羅永存每天早晨7點鍾準時起床,進到廚房,先是把灶台擦得幹幹淨淨,然後開始準備廚房一天用的蔥薑蒜,之後再煲好一天做菜用的高湯。一個月後,那個名廚終於發現了羅永存每天早晨所做的事,非常感動,從那以後,他每次做菜,都讓羅永存站在他身後看。就這樣,羅永存從名廚那裏學會了許多正宗川菜的做法。

在學習的過程中,羅永存接觸到了菜品雕刻,很快就迷上了。為了學好雕刻,他將每天做夥食餐剩下的土豆都撿回來,在土豆上練習雕刻。一年後,他雕刻的菜品惟妙惟肖,技藝成熟了。

1993年,羅永存從“川菜第一家”出徒了。他被鞍山一家大飯店聘去做廚師,月薪2500元。一年後,他又被鞍山的一家賓館聘去做廚師,月薪3000元。

1996年的一天,鞍山市環球大酒店老板到羅永存掌勺的飯店吃飯,覺得羅永存做的幹煸肉絲、酸菜魚等非常好吃,就以4500元的月薪把羅永存“挖”到了環球大酒店。

半年後,羅永存在環球大酒店當上了廚師長。在環球大酒店,羅永存發現酒店的總廚一個月可掙8000元,原來這個總廚是鞍山最早提出成本核算的廚師。羅永存也就是從那時起才知道做菜要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核算的重要,於是,好學的羅永存跟著這個總廚學會了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