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狄將軍說笑了,我司馬卬是誰,如果我司馬卬不知己知彼,也就不會說剛才的話了!”
然若是不要臉,還真是沒救了。狄風突然臉色一變,對司馬卬大聲說道:“司馬將軍,也許你是個人才,也許你當真有稱王的能力,然你所率人馬幾何?”
司馬卬聽狄風又問他率領多少人馬,以為狄風在輕視他所率領的人馬少,便一拍胸脯道:“狄將軍,這麼跟你說吧,當初趙王武臣被李良所殺之後,我就有意收斂人馬,不管是山賊草寇,還是打家劫舍的狂徒,甚或是原屬陳王的部隊,隻要他們願意跟著我幹的,我都把他們聚攏在了手下,足有三萬之眾!”
三萬之眾?不會吧?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可沒有這樣的記載啊!狄風在心裏感歎著,也覺得自己長了見識。
但接下來司馬卬所說的話,讓狄風的見識便更長了。
隻聽司馬卬接著說道:“狄將軍,有能者,但卻示之不能,此為大道。然無能者,彰顯其能,則為借虎之威,而謀活也!雖我現僅統率三萬眾,然皆為亡命之徒,章邯能以刑徒和奴隸建軍,我司馬卬就能以山賊草寇和亡命之徒建軍。”司馬卬說得滿嘴吐沫星子,生怕狄風小瞧了他。
狄風聽到這裏,笑了笑,扔出一句話,把司馬卬一下就幹沒電了:“司馬將軍,你以三萬人馬對我兩千武卒,又誰優誰劣呢?”
司馬卬反應倒很快,哈哈一笑道:“自當別論,自當別論,否則我也就不會拉狄將軍跟著我幹了。”
“想不到司馬將軍真是個妙人,可惜我手下的姚猛將軍不在,否則你就是一個找抽型的。”
狄風說這話的本意,是指倘若姚猛在這裏,就憑司馬卬如此胡說八道,恬不知恥,估計姚猛肯定會跳出來,即使不抽司馬卬耳光,也會將司馬卬罵上一頓。
但狄風說的“找抽型”三個字,司馬卬琢磨了半天,也沒弄明白是什麼意思。可是通過察言觀色,他已看出狄風麵露不悅,心想這個姓狄的是真不好忽悠啊!難怪臨來時趙王讓我見機行事。
其實項羽派司馬卬率軍前來河內,隻要目的是讓司馬卬前來援助狄風,隻是司馬卬不願甘居人後,趙王趙歇也不甘心被項羽踩在腳底下。用趙王趙歇的話說:項羽率楚軍幫他解了巨鹿之圍不假,這個情要領的。
可此一時彼一時,自己身為王者,卻要聽一個將軍號令,世間哪有這樣的怪事呢?即使有,那也都是無能之王。我趙歇可不是熊心,願意當一個傀儡之王。
因此趙王趙歇得知司馬卬受項羽所派,率軍前往河內,便暗地裏把司馬卬叫去,麵授機宜,叮囑司馬卬率一萬趙軍到了河內之後,一定要拉攏狄風,日後為趙國所用。
司馬卬當時滿口答應,還說了一通“請大王放心”的話。可率一萬趙軍離開巨鹿後,司馬卬卻改變了主意:什麼日後為趙國所用,我司馬卬也想在關中稱王呢!
就是這樣的想法,促使司馬卬野心膨脹,並在狄風麵前,把他所率領的一萬趙軍,說成了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