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石狩平原上,阡陌縱橫,綠茵如毯,在這縱橫的阡陌當中,還有一條條水泥築成的公路主幹道,那是這一年來漢人在這裏經營的成果。
在主幹道上,一群人扶老攜幼,迤邐而行,這些人就是那些鬆前藩的日本人,此時這些人看著這片肥沃的土地,心情極為複雜,他們雖然向往這些土地,卻也明白,如今他們已經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了,連他們自己的命運,此時也得交給那些箱館城的城主來決定。
已經行進到中午,這些人已經又累又餓,在這樣的遷移行動之下,已經有些支持不住了,眼睛直冒金花,一陣陣眩暈的感覺襲來。原本他們上路的時候,也帶著僅剩下的一點糧食,或許是幾縷蕎麥麵條,或許是幾個饅頭,不過經過幾天的遷徙,就算是再節省,他們帶著的那些糧食已經剩不下了。
一個四五歲的孩子突然暈倒,這樣的遷移,就算是成人也受不了,更何況是這樣的孩子。
“中村,中村!”一個年紀不大的少婦不禁摟著那個孩子,輕聲喊叫著,因為饑餓她已經沒有力氣大叫了。
此時一陣清脆的鈴聲響動,幾輛四輪馬車迎麵而來,而緊跟著這些馬車的則是一些奇怪的車子,那是一種人在上麵蹬著的三輪車,構造精巧,人蹬得並不快,也不太費力,卻能夠趕上馬車的速度。
這種車自然就是人力三輪車,三輪車的構造並不複雜,跟自行車也沒什麼區別,而且朱由崧在宮裏的時候就已經製造出了自行車,此時在北海弄出的這種人力三輪車,除了一些塑料構件之外,已經完全是二十一世紀的標準,鏈條、軸承、輻條車輪以及橡膠充氣輪胎。
這種三輪車在北海也是頗受歡迎,若是單純的運貨,這種三輪車可比馬匹強得多了,不需要喂馬,馬料就節省了不少,養護起來偶爾滴上幾滴潤滑油就好,而且普通人家也沒那麼多東西去運輸,隻有軍隊和農戶才會購買那些重挽馬,來運輸和耕作。
這些車隊自然是接應這些東瀛人的補給車隊,不過他們隻有一輛停了下來,其他的並沒有在前麵停留,而是要這些東瀛人靠邊讓出道來,繼續向後行駛,因為東瀛人的遷移隊伍拉得太長,他們不得不先去補給後麵的人。
那一輛停下來其實就是那個騎三輪車的老漢,那中年漢子叫做楚寶,是從山東濰縣遷徙到北海的流民,他們家裏遭了匪災,一家子的人都葬送在了土匪的手中,也就剩下他這麼一個,好在他還算是年富力強,來到北海得到了房子耕馬犁具種子這些東西,跟幾個異姓兄弟一起開墾出了近百畝地,留足糧食之後賣給北海的衙門,每人淨得十兩銀子,這樣的條件,若是在山東早就娶上媳婦了,不過在北海,娘們太少了。
楚寶在衣食無憂之後,在閑散的時候,也會幫助北海的軍隊做一些力所能及沒有危險的事情,北海的軍隊戰鬥力上麵雖然有些問題,不過跟平民之間的關係倒是融洽的很,畢竟原本很多軍隊的士兵就是從這些流民當中出來的。
原本楚寶也是跟著車隊直接向後麵去的,隻是因為看到那個孩子暈倒,便馬上停了下來,在路邊上支起了一個行軍灶,開始給那小子下麵條熬湯,因為下麵之前,楚寶還特意滴了幾滴大豆油,此時一股子油香味冒出來,很快一碗冒著油花的麵湯就熬了出來,因為知道這孩子這樣餓,還特意將麵條煮得稀爛,這樣雖然不好吃,卻容易消化,不容易讓他們撐壞肚子。
不多時,那個叫做中村的小孩子悠悠醒轉過來。那個穿著破爛和服的女人不禁連連對楚寶鞠躬謝恩:“多謝來自大明的大人,多謝了!中村,快過來給大人謝恩”
楚寶不禁摸了摸中村腦袋,笑道:“這也沒什麼,不過這孩子年紀太小,最好不要讓他再餓著了,這樣長不高的!”
那女子悲傷地說道:“隻是如今中村的父親戰死了,家裏沒有了男丁,怎麼養活這個孩子啊!”
楚寶一愣,不禁鬼迷心竅地說道:“沒了男丁,要不你們倆都跟我走吧!”說完不禁一陣後悔,自己怎麼著也是一個大漢子民,怎麼能娶這種蠻夷呢!
不過這樣一看,這女人低眉順眼的樣子,倒是比村裏頭的阿杏還要水靈,那女人一聽也不禁高興了,說道:“美惠子多謝大人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