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徐光啟的迷惑(2 / 2)

而且無論是科舉還是審計師考試,那都是朝廷舉辦的考核,有人也把這種考試當成了另外一種科目的舉試,也算是正途,所以參加審計師考試,他們心中一點負擔也沒有。

大明欽天監,曆法編纂官徐光啟興衝衝地來到熊三拔麵前,手裏捏著剛剛從市麵上買到的代數幾何兩本教材,對熊三拔說道:“熊先生,今天我可算是發現了一本大明奇書,此書一出,我所編寫的《幾何原本》可就差遠了!”

原本別人的學術超過自己,應該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對於純粹的學者來說,卻不一樣,熊三拔跟徐光啟相交甚深,自然明白他的秉性,對他好學聰慧的性子也十分的欣賞,對他說道:“保祿,究竟是什麼書籍讓你欣喜如狂!”

保祿是徐光啟的教名,其他人管他叫子先,而熊三拔和利瑪竇卻管他叫做保祿,不過利瑪竇死後,也就剩下熊三拔一個人這樣叫他了。

徐光啟拿出兩本寫著教科書,說道:“就是這兩本,這是我們福王為了挑選審計師,弄出來的教材,我原本不甚在意,沒想到拿來一看,卻是如此的精深,不過最後的解析幾何隻是稍微一提,並沒有深入介紹,但是我覺得能夠寫出這種東西的人,一定會解析幾何十分的清楚!有了這個工具,我們研究天文曆算可就要簡單多了!”

熊三拔拿過這兩本書來,仔細看了看,在離開歐洲的時候,解析幾何已經稍有萌芽,但是並沒有人係統地歸納這種東西,等到1637年,笛卡爾才算是拿出了坐標的方法來分析幾何問題,因此熊三拔對這些幾何知識也很不了解。

“的確是很不錯的一本高等數學教材,由淺至深!”熊三拔也不禁有些驚異,他在中國也有些日子了,在他看來明國的人文哲學發展十分的高超,這種名為儒學的哲學知識,甚至時刻影響到明國人的行為舉止,讓明國人變得彬彬有禮,溫文爾雅,不過這隻是表象,實際上他們卻十分傲慢自大,自詡天朝上國,視其他國家為蠻夷。

但是相對而言,明國人的科學發展就十分的緩慢了,原本在宋元時期,他們的科技應該是在歐洲之上的,但是隨著十七世紀一大批歐洲出色的科學家的出現,他們已經漸漸落後於歐洲,明國人居然出現了這樣一本成體係的數學教材,真是不可意思!

徐光啟仍然興衝衝地說道:“熊先生,我要去拜訪一下福王爺,沒想到福王爺雖然年輕,在算學上麵居然有這樣不凡的造詣!”

熊三拔笑道:“王爺不需要攻讀四書五經,自然研究其他東西的時間就多了,有這樣的造詣,也不足為奇!隻是保祿,你沒有想想,這位王爺跟你們可不是一個派係,若是……”

徐光啟也不由得想起了朝廷的現狀,齊楚浙三黨聯合起來對抗東林,相互攻訐,卻沒人關心政事,徐光啟對這些事情也是深惡痛絕,但是身在局中,卻也不由自己做主,福王爺並沒有從黨爭攻訐當中爭奪皇位,反而是從實際政績上麵做文章,這一點,徐光啟也是十分讚賞的,不過若是跟福王交往,一來恐遭朝廷忌憚,二來東林內部也未必就同意他這樣做。

熊三拔嘴角微微翹起,說道:“保祿,你的心迷茫了,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徐光啟一愣,他所求的並不是什麼高官厚祿富貴榮華,原本他也想能夠以己身所學,為國出力,搏個青史留名,但是這些年來看多了黨爭攻訐,不免有些灰心,除了這個,他第二個所求便是格物致知,窮盡自然之奧妙,這完全是他興趣所致,因此為了能夠學到西方人的知識,他才加入了天主教會。

徐光啟神色恍然,對熊三拔施禮說道:“多謝熊先生指點迷津!”

徐光啟既然明白了自己的心,自然不再為黨派利益所禁錮,下午他便收拾停當,前往拜見福王朱常洵。

朱常洵一聽說徐光啟前來,還是極為興奮的,徐光啟雖然沒什麼地位,算是個技術官僚,不過他畢竟是屬於東林黨的,朱常洵還以為是借機來跟他改善關係,甚至是轉而支持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