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2)

不知道世界是個什麼情況,中國有好多40幾歲的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在城裏打工,拿著辛苦來的工資,供養著兒女。他們不懂品牌時尚,不懂教育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的子女溝通。有時候有些閑錢,或者天氣不好不開工的時候,就約著幾個來自一個村一個鎮的工人,在誰家裏一起打打牌吹吹牛喝點小酒吃點菜,然後又騎著電瓶車或者自行車晃晃悠悠回到在哪個角落裏的出租屋洗洗睡覺第二天接著上班。也就成了那些男人們唯一的消遣。至於女人嘛,大多數情況還不如男人。男人們還隔三差五能夠聚起來喝酒打牌,女人們下班回家,就得給他們做飯炒菜,洗衣服收拾家務。等男人們酒足飯飽,胡吹亂侃的時候,女人收拾完碗筷,能夠看一會兒電視劇就是一天的安慰了。蘇京太清楚這樣的生活,因為這就是她父母的生活,沒人比她更清楚。

蘇京的父親大男子主義到爆棚,家裏的大小事務都歸他管,一有不如意就開始破口大罵,從她媽媽開始罵到蘇京,口不擇言,動不動就威脅說給她一耳光。蘇京看不慣這樣的夫妻之道,卻也沒立場說點什麼,更何況她自己也常常挨罵,也不敢管什麼。還好蘇京大多數時候都是待在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不用麵對他們。蘇京的爸媽和弟弟則是舉家在上海的某個鎮上租了兩間屋,爸爸去工地上幹活,媽媽接送弟弟讀書,趁著空閑還得做些零散的工作補貼家用。蘇京無疑是家裏最大的開支,畢竟弟弟才上小學,又跟著父母吃住,即使花錢也不明顯。但蘇京不同,蘇京一個月到了時間就得花出去一千塊錢,是筆大支出,而且還是看得見的花銷,常常被抱怨說花錢太厲害。

要說蘇京花錢,其實也不是說沒有節製,但她也對理財沒多大概念。也許是因為文科生的原因,對數字不太敏感,她經常頭兩個星期過得滋潤瀟灑,等到後麵兩個星期也就緊巴巴的甚至還得找誰借點錢應急,兩三次以後她也學乖了,開始規劃自己的生活費,才不至於每個月都提前花光所有的錢。她痛恨自己這種靠著家裏過活的感覺,總是覺得錢不夠用,吃頓飯都得扣扣巴巴的算來算去。又實在沒有一技之長,身體不好,又做不得什麼體力活,東北的冬天太冷,兼職越發的少。更何況國慶節的時候蘇京想找份兼職,結果被中介騙走了380塊錢以後,她就再也不相信中介這種東西了。最後,事實就是,蘇京沒找到兼職,大一的課程也挺多,學院還要求早晚自習,蘇京根本沒時間考慮其他的事情,隻能假裝不知道的樣子,賴著家裏。

大學和蘇京想象的很不一樣,她以為自己能夠至少半獨立。她成績好,當個家教什麼的總能讓自己過得好一點。但沒想到最後就是發個傳單的工資也低的不行,算下來最後還要自己倒貼車費。那時候的天氣已經是冷了,但蘇京被騙了的錢的坑還沒填上,又請了一頓飯,實在不知道哪裏來的錢買衣服。

她知道自己絕對不能說被中介騙了。否則又是一頓臭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