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圍

速描

作者:鄭蕾 史寅昇

一紙政策管製,幾乎讓43年曆史的聯邦快遞斷送了中國錢途。

時間回到2009年,當時新出台的《郵政法》明確規定禁止外資快遞公司處理國內信件,這一管製幾乎以晴空霹靂的方式,壓倒了聯邦快遞意欲急速擴張中國國內業務的企圖。彼時,隨著電商的興起與繁榮,民營快遞似乎正在以一種勢不可擋的速度成長。

雖然是阻力頗多,亦遭遇以上種種障礙,當聯邦快遞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陳嘉良坐在《環球企業家》麵前的時候,其談話仍然格局頗大。但對於不斷崛起的民營快遞公司,陳嘉良表示,本土公司崛起是必然的趨勢,難以避免,“但實際上,外資快遞和民營快遞並非你死我活的關係,而是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陳表示:“中國的快遞市場非常大並且還在不斷增長中,因此最重點的就是我們各家怎麼樣來貢獻這個市場,讓這個餅越做越大,而不是如何搶奪對手的市場份額。”

今年6月上海世博園之中,一場馬術比賽正在進行,來自各國的騎手跨著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內地的名貴良駒在賽場上釋放獨特的馬術魅力。這次比賽是全球最高級別的五星級馬術障礙賽,亦是首次在中國內地舉辦的最高級別的馬術比賽。

作為比賽的幕後功臣之一,聯邦快遞在這次活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馬匹承運商。根據類似賽事的舉辦經驗,組織策劃比賽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馬匹的運輸。賽馬價值連城,而且是活物,不當運輸即使不會帶來生命危險,也可能使賽馬受驚,令其狀態不佳甚至無法比賽。這樣苛刻的運輸要求再加上諸多政策的限製,使得大多數的國內航運公司對此類運輸均望而卻步。在這次馬術比賽之前,向中國本土長途運送高級賽馬被看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受類似的原因影響,唯獨馬術比賽的場地被設在了香港。

陳嘉良正是完成這次運輸任務的主導者之一,作為聯邦快遞的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陳常常親自為此事奔勞,試圖讓每個環節都可以完美運作。雖然,其十年前便是聯邦快遞的中國區總裁。

當運載最後一批賽馬的飛機從浦東機場出發返回比利時,陳以及他的團隊們才得以鬆了一口氣。而外方組織者給出的“Can’t be more perfect(不能更完美)”的評價則是對他們工作的最大嘉獎。

突圍

聯邦快遞能成為這次馬術賽事的承運商並非偶然,聯邦快遞憑借豐富的動物運輸經驗最終勝出,最終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負責將名駒從歐洲運到上海。實際上,比賽用的馬匹甚至不是他們運輸過的最奇妙貨物,此前,聯邦快遞還運輸過熊貓、鯊魚等動物,這一筆獨門生意亦被其攬入懷中。

特殊物流需求的生意,重要性已經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直接負責該任務的聯邦快遞國際快遞業務操作部高級經理李文明說,當4月接到賽馬運輸任務時,感到壓力頗大,“聯邦快遞的聲譽都在裏麵!”

盡管,此前其曾多次負責過大熊貓運輸的項目,但運馬仍然是一個全新的任務。運輸動物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動物的不可控性。因此,除了嚴格遵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規定的活體動物運輸規則(LAR)之外。在運載馬匹之前,聯邦快遞還特別就這些動物在運送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緒反應谘詢相關動物專家,並研究擬定相應的預備解決方案。此外,單是和外方負責運輸的北盾(PEDEN)公司前期協調會就先後開了兩次。北盾公司是一家專業的馬匹運輸公司,擁有多年馬匹運輸經驗,曾多次參與過奧運會馬匹的運輸工作。但此前的馬匹運輸以陸運為主,並未有過大規模空運馬匹的經驗。因此,聯邦快遞豐富的航空運輸經驗在這次合作中功不可沒。為了讓馬匹在運輸的過程中更加舒適,聯邦快遞還提供了許多相應的硬件服務。同時,為了縮短運輸時間並保證航行過程中的平穩,聯邦快遞事先就確定好最短的路線規劃,並實時監控路線上的天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