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獲得免費的住宿已經不錯了,若再在會館中白吃,那真成了混吃混喝的地痞無賴。
就算是在富陽縣中,殷琥也沒有做出過這樣的事情來。
不要以為殷琥大小是個官員,做這樣的事情如何地低賤,守在京城中的大小官員、有功名的書生幾百甚至上千,其中很多人家境貧寒,就是等著能夠候補到一個實缺,或者調任富庶之地為官,整日苦等在京城,短則十天半個月,長則數年,總有坐吃山空的時候。
有關係的可以靠著同窗老鄉接濟度日,沒有關係又沒有銀子,為了繼續在京城堅持下去,最後隻得放下身段,隱瞞身份從事各種行當。
京城不比其他地方,拿不出身份勘合沒人願意聘用一個來曆不明的人,因此很多官員都隻能從事一些臨時的活計,或者少有人願意去做的活。
殷琥能放得下臉麵,手頭上又有一把子的力氣,一天下來也能賺到些銅錢,一日三餐足夠了,有時還能買點酒肉到洛天雄的家中去喝上幾杯,洛天雄也三天兩頭地跑到四川會館找殷琥喝酒,日子倒也過得輕鬆。
隻是殷琥時常惦記著家裏,總盼著封賞能早些下來。
八月的最後一天,吏部考功清吏司擬定的封賞公文終於傳遞經過三司審閱,內閣披紅,皇帝下詔後正式頒布執行。
如今不是戰時,如此大的功績要審核清楚,頒布以後要讓朝堂內外信服,確實需要不少的時間,二十幾天還是在朱厚熜的親自督促下各衙門提前審理相關文書奏折以後,特事特辦下來,否者按照正常的程序,沒有一兩個月這件事情不會有任何消息。
更何況其中還有人作梗,一旦都察院批駁,給事中言官上書質疑,原本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很可能被拖成多方相持不下,曠日持久的懸案。
大明朝中後期民風開發,文人思想開放,在朝堂中的權利日益強大,因此才會出現多名不理朝政,一心隻想玩樂的荒唐皇帝,內閣和眾多大臣都已經把事情全都做了,到了皇帝那裏也隻不過是在聖旨或者玉璽上加蓋印信而已,這樣的事情何必皇帝親自去做,宦官就可以代勞,皇帝閑得沒事自然隻能拜佛修道,甚至是當木匠。
宦官們從皇帝的手中拿到了定奪朝政的權利,自然不願意隻當個蓋戳的木偶,遇到比內閣大臣還要厲害的宦官,權利的天平自然又傾斜了。
皇權弱化,朝堂關係繁瑣,在數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實屬罕見。
朱厚熜是個絕頂聰明的人,登基之初就看到了大明朝政的利弊,三年來所做的全部事情都可以歸結到一句話:
“加強皇權!”
殷琥如今隻是個仕途的菜鳥,不懂也不可能知道這些朝廷的隱秘,他正在為等到的封賞而高興。
殷琥拿到錦衣衛北鎮撫司從六品試百戶的官憑文書,隨著文書送來的還有白銀百兩和黃金五十兩的賞銀,這筆金銀對殷琥來說無異於巨款,就算此時辭官還鄉,也足夠殷家老小安逸地生活一輩子。
而封賞的六十畝良田,可不是隨便指著一塊土地,在上麵畫上一個圈以後它就是殷琥的了,土地的封賞需要吏部把公文轉發到殷琥戶籍所在的富陽縣,由當地官員在無主的土地上丈量出來以後,才會交接給殷家的人。
殷琥得知同樣受了封賞的洛天雄馬上要回到富陽縣,隻給自己留下了十兩銀子,其他的賞銀全都轉托洛天雄帶回富陽的家中,並且拜托他把自己受封的好消息轉告給在家中苦苦等候的家人,自己獨自留在北京任職,待一切安頓下來以後再接眾人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