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六章:第二次革命(2 / 2)

因此根據各自的需要,各國都開始製定新的政治方向,各國的政治製度也開始改變,開始形成一個比較健全的以代議製民主,政黨政治和公民自由為特征資本主義政治模式,但是部分國家內部的社會主義運動,還在進行,畢竟那是一種促進了工人思想和社會主義新發展的動力。

但是部分國家,隨著新的對外政策出台,列強國家終於開始了自己加緊對外侵略擴張,瓜分新世界,建立新殖民體係,而最終形成侵略方式的變化也開始發生變化,原來是商品輸出,現在變成了資本輸出。

隨著思想文化在改變,思想觀念主義在改變,人們的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在無形中增強,因此生活方式也開始改變,人們開始注重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著和出行方麵,所以第二次工業革命讓整個社會生活質量以及文化水平大大提高,原本城鄉之間的差距開始縮小。

同時因為人們的改變,也開始對整個世界產生影響,很多原本不起眼的國家,開始了新的聯係,雖然加強了彼此之間的聯係,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商業信息的交流,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分工日益明顯,但是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係,最終重新建立起來,這對高速發展的遠東集團來說,影響很多,也很大。

19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興起,西方國家根據自己的需要,開始在更廣闊的範圍內,開展自己的殖民活動,他們因為爭奪資源市場,開始在全世界領土進行瓜分,但是如今他們掠奪的中心,已經建立起了新的秩序,那麼他們想要繼續進行工業革命,就必然習慣性的采取侵略。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以後,整個亞洲地區可以說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時代,隨著人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加深,使得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再一次發生質的提升,雖然也與其他歐洲各國之間不斷爭奪原料和資源,但是畢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前,遠東集團已經站立在世界霸主的地位之上,所以在掀起新的一波殖民擴張的時候,亞洲避免了這次災難,但是部分非洲地區裏,進行了更加殘酷的商品傾銷和戰爭掠奪。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李寧宇就曾關於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與亞洲地區多個執政領導人展開會晤,但是他們畢竟是生活在遠東集團的庇護之下,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幾乎是按照李寧宇的思想在進行,而李寧宇算是一個傾向於資本主義發展的人,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亞洲地區率先發生,亞洲地區的民族資本主義再一次得到大發展,各地開始了實業救國,而這是世界曆史發展潮流所產生的必然結果,李寧宇也不回去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