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七章:首次危機(一)(1 / 2)

第二次工業革命可以說使得遠東集團,走向了近代化,亞洲地區所有國家進程進一步加快,原來一直從西方引進一係列先進的技術,變成了東方創造,西方引進,這樣也間接加快了亞洲地區近代化的過程,為後來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必備的條件。

但是在亞洲第七主觀思想潮流並沒有發生變化,在早期啟蒙思想的影響下,在加上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了突飛猛進的生產力,使人們的思想開始進步,這是一種資本主義夾雜的天賦,原本這種隻屬於歐洲主流思想,開始影響到部分進步的國人,他們不但學習了先進的技術,也開始接受先進的思想,這為後來亞洲的崛起提供了必要的基礎。

但隨著第一次全球經濟危機的出現,一切變得異常詭異。

經濟危機從字麵的意思上,是指一個或多個國家的經濟整體,在一段時間裏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出現比較長時間的收縮,這是一種負的經濟增長率,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一段周期就會爆發的生產相對過剩的自然危機,也是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

在1825年英國就發生了第一次普遍的經濟危機,當時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經曆了一場大的浩劫,最後英國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衝擊,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體製的必然結果,由於資本主義的特殊特性,爆發也是存在一定的規律和必然。

按照道理,經濟危機是因為整個經濟係統,沒有產生足夠的消費價值,最後導致生產能力過剩的危機,但經濟危機可以分為被動型危機與主動型危機兩個種類型,被動型經濟危機是因為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管理,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出現經濟的嚴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貨幣貶值,從而引發金融危機,進而演化為經濟危機的一種情況。

如果經濟危機的性質屬於這種被動型,很難讓貨幣在危機之後還會回升,在危機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對該國的貨幣價值,進行了重新尋求和確認。

而主動型危機,是因為在宏觀經濟體製下,各國當局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采取的政策行為的最後結果,危機的產生,也是完全在當局的預料之中,這種危機或經濟衰退,可以視作為改革的機會成本。

因為在經濟危機中,可能會出現五種事情,第一種因為當局的經濟政策錯誤,最後導致了他們也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二種是因為原材料的緊張,尤其是因為原油的危機;第三種該國出現大麵積的自然災害;第四種則是全球化的後果,所影響導致;第五種該國當局在金融政策上出現錯誤。

這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首先是在亞洲地區爆發的,隨後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裏,擴散到了全世界,這次經濟危機的後果,導致了三個可怕的結果,第一就是部分國家開始出現社會動亂;第二通過自身的國民經濟調節,有些國家最後經濟開始恢複;第三部分國家發生連鎖式的政變。

而出現了上述情況的,在亞洲就有三個,第一俄國,第二小日本,第三遠東集團,而歐洲地區則是隻有一個,那就是德國,但德國集中了三種情況為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