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英德兩國沒有想過,如果在英德兩國的戰列艦大戰中,雙方都被敵人消滅掉了,那麼地中海不就徹底沉入了海底,變成了遠東軍團的花園。
然而,事實就是事實,一切結果已經擺出來了,同時在首次日德蘭海戰中,英德兩國存在的作戰指揮失誤,比如在海戰發生以前,其實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已經占有客觀優勢和先機之利,所以就應該將計就計,采取巧打智取,提高自己的作戰效益。
不過由於英國海軍指揮官的連連失策,最後還不分青紅皂白,盲目的追殺德國海軍艦隊,讓擔負誘敵任務的德國艦隊,打了個措手不及,最後在主力艦隊交戰之時,大艦隊竟然還有點畏首畏尾,主動放棄追擊逃竄的敵人,從而失去了有利的戰機。
還有就是在最後時刻,沒有采取夜間大決戰的決心和魄力,使得德國海軍本土艦隊,不斷製造機會企圖突破英國海軍的封鎖。
從以上的幾點不難看出,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擁有正確的作戰指揮,是一切的關鍵,同時還要具有審時度勢、用兵量敵,不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並且要積極地進行有利的進攻,這樣就可以避免不利的情況出現,隻有趨利避害,采取順勢利導,才能爭取戰爭的最後勝利,所謂的力量強弱和形勢對比,這些都隻是讓勝利的可能性,大與小的問題。
一旦利弊具備了優勢,如果在作戰指揮上存在失誤,最後照樣還是要打敗仗,最後還是就是協同與配合上的不力,可以說在這場激烈的大搏殺中,英德兩國海軍都是險象橫生,不過英國海軍的問題最多。
就說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在出發的時候,就未通知英國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就算航空母艦隻是偵查用,起碼也參加作戰的權利,跟別說能在之後的戰鬥中,為英軍添加更多的優勢。
德國海軍也有不少問題,其中在交戰過程中,德國海軍公海艦隊就在偵察情報力量上,出現了嚴重不足,經常到了最後都是在被動挨打,要知道德國可是世界上第二個擁有空軍的國家,可是海軍基地裏的戰鬥機和轟炸機都在睡大覺,隻有公海艦隊獨自作戰,就好像根本就不關空軍的事情一般。
要知道,在遠東和沙俄,第二次東北戰爭中,空軍配合陸軍,對戰爭的勝利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不過一切都還沒有醒悟過來的愛德華七世和威廉二世,在看到兩國海軍部報上來的情況通報後,都自以為是的笑了,因為此時在北海遠東海軍隻有三艘航母,十艘一萬噸級的迷你型戰列艦,還有其他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等等。
但兩國的海軍部門,最後給出的評估報告卻是,遠東海軍不足為懼,因為他們竟然沒有將一支航母戰鬥群,三艘搭載著一百五十餘架飛機的輕型航母當做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