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2 / 2)

在戰爭中,兵力的懸殊是非常重要,但是一群新征集的烏合之眾,怎麼可能抵擋的住,一群心中激情澎湃,滿腔愛國情懷的有誌者。

所以奧斯曼特衛軍隊,最後不但沒有合圍成功,就連最起碼的抵擋防禦,此時也似乎堅守不住阿爾巴尼亞北部地區四國聯軍的進攻,保加利亞陸軍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直接越過了保加利亞與奧斯曼帝國的邊界讓後孤軍深入向南推進。

保加利亞陸軍第二集團居中,右翼、左翼,正在作戰的保加利亞陸軍的第一、三集團軍,在一路南下,多次擊退奧斯曼陸軍的防禦陣地,於3月6~8日先後擊潰奧斯曼特衛部隊六個軍,並且還在繼續向南推進。

為了響應保加利亞方麵,塞爾維亞的各大集團陸軍也發起了全麵總攻,這導致奧斯曼帝國馬其頓防禦陣地的特衛集團軍徹底被粉碎,馬其頓南部防線,也隨後被希臘族陸軍於2月9、10兩日突破。

獲勝之後,塞爾維亞與希臘聯軍在馬不休息下繼續向薩洛尼卡展開進攻,並於11日接受該城守軍的集體投降,著樣接連的變故,讓哈米德二世再也坐不住了,而歐洲各國的視線也從波斯灣的聯合軍演以及約旦地區的戰事,轉移到巴爾幹地區的戰事中。

同時巴爾幹地區周邊勢力,沙俄帝國、奧匈帝國、德意誌帝國、意大利帝國,以及英法兩國也開始了摩拳擦掌,似乎準備上陣一般。

同時擁有一支小型艦隊的希臘海軍,直接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的出入口,先後實施了多次奪取愛琴海諸島嶼的戰役。

這讓哈米德二世不得不先騰出手來專心處理巴爾幹地區的事情,不過沙特、遠東、德國、葡萄牙的聯軍,怎麼可能讓哈米德二世有機會調整,所以同時腹背受敵的奧斯曼帝國,一時間有種搖搖欲墜的架勢。

這就讓周邊早就蓄勢以待的各大列強,紛紛露出了自己的爪牙。

隨後不久,阿爾巴尼亞就宣布首先獨立,但這樣做是不符合歐洲大國的利益,於是沙俄帝國首先向巴爾幹地區其他提供國家支持,同時,以調停為借口派大軍進抵伊斯坦布爾,企圖控製對自己有利的黑海海峽地域。

而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則認為塞爾維亞和希臘以前是協約國著一方的人馬,也不想看到他們過於強大,卻把哈米德二世看作是自己潛在盟友,因此竭力防止奧斯曼帝國覆滅,於是歐洲各大國紛紛各式手段,企圖用壓力促使他們停戰。

但最終促使這次停戰的卻是李寧宇,因為隨著奧斯曼不斷從約旦戰場上撤軍,最後遠東聯軍毫不費力就贏得了勝利,但遠東聯軍在將約旦的控製權交付給英國之後,繼續大軍深入,這讓哈米德二世又氣又急,最後隻能派出代表找遠東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