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九章:內外交困的哈米德(1 / 2)

原本這次約旦戰役,就對遠東和德國沒有半點明擺著的好處,但也算是幫助沙特王國和獲取獨自開發的權利,李寧宇覺得也就是一個打和的生意。

但隨著巴爾幹地區出現混亂以後,威廉二世就給李寧宇發了一封密電,主要是希望在約旦戰役結束之後,遠東與德國繼續聯手,向奧斯曼境內推進,本來按照李寧宇的計劃,等到約旦戰役結束之後,就立即前往柏林迎娶路易斯公主。

但既然未來的老丈人發話了,李寧宇還是給麵子的爽快答應下來,畢竟讓威廉二世欠一個人情,到時候去柏林談非洲大動脈的事情,就會容易很多,但最後李寧宇同時拉上了英國與沙特,一起向奧斯曼帝國境內繼續進攻,這樣活躍著兩股四國同盟聯軍,這讓原本就已經被架在火上烤的哈米德二世,每天過著冰火兩重天的生活。

1901年2月2日,利雅得城裏遠道來了一批人,他們這一行十人就是代表奧斯曼帝國哈米德二世,來與遠東聯軍協商的代表。

有道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的奧斯曼帝國,就是樣。

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裏,歐洲的局勢最為動蕩,哈米德二世逐漸發現同時對抗兩支聯軍,奧斯曼帝國根本做不到,於是頑固的他不得不采取了下屬的意見,欲攘外必先安內。

同時亞洲國內的局勢也正在一天一個變化,革命軍與袁世凱在武漢對峙以後,湖南衡陽、江西九江先後宣布獨立,這讓晚清政府不得不全麵妥協,其中先後釋放被關押的革命黨人,準備進行議和談判,不過隨後湖北、湖南、陝西、江西、雲南、江蘇、貴州、浙江、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十三省,多個地區先後宣布獨立。

隻有直隸、河南、甘肅、山西、山東五省在袁世凱控製下除外,然後山西、山東、甘肅、青海、西藏、新疆部分地區宣布獨立,但後被控製。

袁世凱現在不但是晚清政府的欽差大臣,同時統率四省北洋新軍,目前袁世凱率領的一部分新軍,正在湖北孝感地區休整。

2月1日晚清政府頒布開始組建內閣,任命袁世凱回京任內閣總理大臣,但遭到了革命軍的反對,認為內閣總理大臣必須由革命者擔任,這讓袁世凱十分惱火,於是就命令在武漢地區待命的北洋新軍向武漢三鎮進攻,但最後再次停戰,因為懸掛著遠東軍旗的海軍艦隊,出現在武漢流域的長江之上。

那就是遠東海軍艦隊中實力第一的大型混合艦隊,遠東黃海艦隊。

由袁世凱任職內閣總理大臣,是李寧宇向光緒帝建議的,他這麼做是要分化袁世凱與革命軍,同時讓革命軍提前看清楚袁世凱的嘴臉。

目前北洋艦隊已經在前往夏威夷珍珠港的航線上,隨行的還有東海艦隊的一支護衛艦分隊,這讓整個亞洲海域,除了北方沙俄帝國的海軍艦隊,遠東海軍成了這裏的無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