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邊境城市歐謝拉,部隊經過了一天的休整之後,李寧宇再次踏上了中東征途,圈地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必須也一定要去做,而卻還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但他還是做出了一些調整。
首先李寧宇並沒有帶領所有的野戰軍一起進入內誌王國控製區,而是留下了兩個機動師,第一是為了讓漢誌國王杜勒阿齊能夠安心,繼續在北線與奧斯曼帝國作戰;第二避免漢誌王國出現較大的變故,無法立即回援。
因為在這之前遠東集團與奧斯曼帝國宣戰之後,遠東集團同時就與漢誌王國簽署了戰略同盟的協議,並且任命指揮這支留守部隊的指揮官為孔小平,但事情的發展,往往總是瞬間改變,隨著德國宣布加入到了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之後。
同屬協約國的意大利與奧匈帝國,也紛紛宣布自己的陣營,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以致英國當局也不得不徹底與遠東站到了對立麵,同時也為兩年後,遠東與英國第一次正麵戰役,西藏保衛戰埋下了伏筆。
奇怪的事情年年都會有,世界來到二十世紀初期也不例外,英國與奧斯曼帝國結盟這是明擺的事實,可作為同盟國的法國與沙俄帝國,卻沒有立即表麵自己的立場,可能他們是在靜觀其變,也有可能是想自持身價,這些都是李寧宇認為的可能。
可事實是,法國在與遠東的那次亞洲戰役中,徹底被打怕了,而上次戰爭給法蘭西人帶去的創傷還沒有好,此時法國國內剛剛掀起政治改革與重整經濟,所以法國人這次避戰了。
但沙俄國王尼古拉三世,卻在暗中開始了部署,因為他不想在繼續支付遠東集團,第一次東北戰爭的賠款,並且想通過第二次東北戰爭,拿回自己失去的割地,所以沙俄帝國的動靜,很快就被遠東情報部門獲得,而遠東也開始為這次中東事件,引發的一係列戰爭做著戰前準備。
隨時時間的流逝,短短的三天之後,不可避免的戰爭終於在一個清晨爆發了,奧斯曼帝國海軍艦隊在亞丁灣海域向遠東艦隊,發射了一連串的炮擊,隨後早就準備好一切的遠東艦隊立即采取了回擊。
同時遠東西戰區的後續第二梯隊,四個整編野戰軍,隨後就在麥加海港登陸,然後兵分兩路向北部麥地那邊境地區與南部邊境同時挺進,戰火熊熊燃起,遠東集團正式參與聯合漢誌王國,共同抵禦英奧聯軍的戰役打響了。
緊跟其後,作為遠東外交部發言人的黃鬆,立即將奧斯曼艦隊首先炮擊遠東艦隊,以及遠東集團與漢誌王國達成戰略軍事同盟的消息宣布出去,一時間國際社會風起雲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