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幽州的春天(1 / 2)

數日後,漁陽郡。

“今日我召集大家來,不過是商量一下出征的事情。”蕭文坐在大堂的正座上,滿意的看著屋內的諸多文臣武將。

想當初蕭文是如何的羨慕董卓,現如今許多年過去了,沒想到蕭文也走到了今天!

環視屋內,左手邊文臣一字排開,從徐庶到是儀到荀攸,一個個皆是不世之才;右手邊從甘寧到於禁到太史慈到典韋,武藝盡屬當世一流;而客卿的位子上,曹洪和夏侯淵二人更是虎背熊腰,殺伐之氣四溢;最後則是分坐在蕭文身邊的劉和還有公孫續,以及二人各自身後的班底。

“自皇叔劉虞仙去、兄長公孫將軍陣亡,幽州的情形諸位心中已然盡知。”蕭文的目光先從劉和還有公孫續身上看過,一股威嚴油然而生,表情中悲切夾雜著期許,“皇叔數年來一心想要幽州百姓過上同荊州一樣的安逸日子,而公孫兄則勵誌於將鮮卑烏桓人全部趕出我大漢疆土......”

“二人雖政見不和,但卻從未生出過必須拚個你死我活的心思來!”蕭文不怒自威,語氣更是堅決肯定,絲毫不給劉和還有公孫續辯駁的機會,“隻怪那喪心病狂的袁紹,向來在其中挑撥離間!”

這句話如今被蕭文說出來,就算是對事件的性質定下了一個基調。日後若是再因此而鬧出矛盾,自然也必須從這個角度來斷案。而出於蕭文的威嚴,此時當事人雖然目露不善的互相看了看,但卻沒人站出來明確表示不服。

除過這個,另一個將事件定性的好處就是,蕭文因此一下子就成了劉和還有公孫續的恩人,這樣的話,他對幽州的整合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這就是蕭文所要的結果。

對著大家滿意的點點頭,蕭文繼續說道,“如今聖上遷回洛陽,最先關心的事,就是幽州的局勢以及皇叔同公孫將軍的後事問題。所以才有了我這一次的出征。”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不過是扶持是儀上位,同時按照荀攸的計劃分步的來整合幽州蠶食鮮卑的過程了。蕭文一路上已經對這件事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當下不再猶豫,按照事先約定好的,吩咐田疇出任幽州刺史,是儀出任長史。另外鮮於輔鮮於銀兄弟還有田楷各自升任雜號將軍,

鑒於荀攸的意見,蕭文暫時決定留下公孫續擔任甘寧的副手,而劉和,則以一紙皇詔的借口給送回洛陽去了。

這樣一來,實際上在幽州掌權的仍舊全部是劉虞的舊部,但這群人卻已經失去了領頭羊,更有是儀夾雜其中周旋著。對於劉和來說,雖然等於變相的失去了自由,但勝在一生榮華富貴是跑不了了,而且此時就算是他不服,那麼得到好處的部下也沒人願意冒著開罪蕭文的風險來為他說話。

至於公孫續的成就,這可就要看他自己的表現了。而田楷這邊卻和鮮於輔兄弟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在蕭文的勸解下,也不過喝了一場酒就重歸於好。

若說在這其中有什麼例外的話,就是閻柔這個人了。蕭文對他的安排可不同於其他幽州的將領,反而以閻柔曾經深入鮮卑熟悉地理的緣由,將閻柔編入到了蕭文自己的帳下做了隨軍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