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章 蟬(1 / 2)

震驚!

雖然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兵馬可能並不是能征善戰的公孫瓚的對手,但是劉虞還是不能接受,這對比也太過明顯了吧?對此劉虞不能不震驚!

“刺史大人,”身上已經被敵人的和自己的鮮血染的不成樣子的鮮於銀,氣喘籲籲的衝到劉虞身邊,不顧周圍文官對自己的或鄙夷或期冀,直急匆匆的對著劉虞彙報道,“大人,逆賊一開始就在故安城藏起了一半兵馬,所以這一仗我們才打的這麼艱難!”

鑒於這句話有給自己找借口的嫌疑,鮮於銀並不願意在這個話題是多說,而是一筆帶過之後,轉而對著劉虞建議道,“大人,末將以為,我們這一仗結果不容樂觀。還望大人能夠以大局為重,先撤回漁陽。沒有了錢財糧食供應,逆賊再勇猛也堅持不了多久的!”

劉虞手下其實並沒有什麼愚不可及之人,所有人都早就看出來了劉虞與公孫瓚硬抗的下場,但是,說他們隻是明哲保身也好,說他們就是懦弱沒有擔當也好,在程緒莫名其妙的被殺了頭祭旗之後,他們也實在不願意在這件事上過多的忤逆劉虞。

鮮於銀同樣看出了所有這些文人的小小心思,他隻是覺著從一個武將的角度,此時還有必要最後再提醒劉虞一次,至於聽或者不聽,那就不是他鮮於銀所能夠左右的事情了。而在這時,劉虞的從事齊周——所有劉虞的文士中,唯一勉強能夠帶兵上戰場的從事,在公孫瓚的圍攻下顯得支絀不堪,再次差點被公孫瓚直接給破了圍。

本來要置公孫瓚於死地的圍城,此時反而成了劉虞的累贅,但是到了現在,一旦收攏士卒,很可能在鮮於銀還沒有完全將命令傳達下去的時候,公孫瓚就趁機開始反擊了,所以撤圍撤不得,圍城又圍不得,歎口氣,鮮於銀無暇多想,再次匆匆朝著劉虞一行禮,然後扭頭又回戰場。

“嘿,將軍好計謀!”看著城外戰場上劉虞的兵馬轉眼之間就從攻勢變成了收勢,甚至田楷數度帶著人從城門直接殺了出去,關靖的眼中就時不時的閃過一絲嫉妒,然後所有的嫉妒突然在一陣得意中化為虛無,接著關靖就衝著公孫瓚來了這麼一句。

相比較於之前或之後在中原大地上所發生的更多的諂媚或者阿諛的事情,關靖的這一點點小心機並算不得什麼,他一沒有詆毀田楷,二沒有抹殺田楷的功勞,他隻不過是輕飄飄的一句“將軍好計謀”就將公孫瓚碰上了雲頭,以至於公孫瓚都看不到這到底是自己在廝殺還是田楷在廝殺了,而已。

王門看著關靖的模樣,暗自皺了皺眉。不過他王門畢竟隻是個小人物,別說向公孫瓚進諫什麼的,就是關靖和鄒丹這兩個沒什麼真本事的小人,也足夠一個枝頭捏死他了,所以皺眉之後,王門還得忍氣吞聲,將自己為田楷所鳴的不平強行壓在獨自裏。

身邊這些人的一係列心理活動,就像剛才所說的那樣,公孫瓚已經飄上了雲霄,他是絕對注意不到的。隻不過公孫瓚也確實用可以注意不到的本錢。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幽州的奮武將軍,但是公孫瓚的人馬從田楷到嚴綱再到單經,無一不是真正的“上將”,而關靖和鄒丹兩個又頗能明白公孫瓚的意思,所以好似一切都如有神助,公孫瓚對自己簡直滿意極了。

城下田楷還在奮力廝殺。田楷的勇猛至少在幽州時出了名的,當初公孫瓚對戰袁紹兩戰兩敗,卻在第三戰中於拒馬水大敗袁軍,當時領兵的就是田楷。從城上望下去,哪怕是蕭文的軍事學校中最死板的和最活泛的學生,也挑不出田楷的戰術有什麼問題,那神乎其技的施壓與驀然轉換的突破,讓劉虞的“上將”鮮於銀幾乎疲於奔命,而在這你來我往的博弈中,田楷已經緩慢而持續的吃掉了好多劉虞的兵馬。

田楷在不斷的拚殺著,故安的兵馬因為人數太少的緣故,現在的情況是以一敵三,而為了不在突圍的時候被劉虞有機可趁,公孫瓚不得不留下數千精兵時刻於內城防備著,這樣的話兵力的對比就差的更多了。田楷是在以他自己的身家性命作擔保,好讓故安的兵馬對公孫瓚多一點信心,再多一點信心的。

“再堅持一下,老嚴就會出來接替我了吧!”田楷剛剛千鈞一發之際刺死一名敵兵之後,在這難得的空隙裏奢侈的走了個神。他實在太疲憊了,公孫瓚明顯仍舊在保存實力,這是正確的戰術,但不知為何,田楷就是對公孫瓚的決議開心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