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和郭嘉的一夜促膝長談,蕭文對於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已經不那麼迷茫了,所以匆忙小睡了一兩個時辰之後,蕭文就帶著郭嘉在太史慈的保護下一路奔著平原濟南而去了。
也許隻是一個無心的組合,但當所有關注蕭文的目光看到蕭文身邊的人手的時候,還是突然有了一種英雄遲暮的感覺,因為這三個人,這三個曾經一段時間內攪動了大漢這一整灘渾水的人,都是這般的年輕,在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活力與思維的跳躍性,讓所有混跡政壇多年的老政客都覺著不可思議!
而所有被這現象所震驚的人裏,陳紀就是最驚詫的一個人,而因為郭嘉的那一席話,蕭文也最終決定將此行的第一站定在了濟南,陳紀父子如今是蕭文必須要爭取的對象了。對付這樣政治立場已定但又喜歡點小名聲的名士,蕭文倒是沒覺著親自跑一趟會跌份什麼的,反而受了夢裏三顧茅廬的影響,對於這樣的事情樂此不疲,畢竟一個是要賢名遠揚的好名聲,一個是要求賢若渴的好人望,也算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了。
陳老爺子今天倒是穿著會客的正裝,幾次經曆過三公提名的老人身上確實有了一股子別樣的氣質,就算是以蕭文如今的見識,看到陳老爺子的那一瞬間也不覺著精神一震,而光憑著氣場就能夠讓蕭文覺出異常的如今已經鳳毛麟角了。
“哈哈,老爺子倒是精神矍鑠啊,家師皇甫可是多次向晚輩耳提麵命,說到了青州一定要拜訪陳老爺子的!”蕭文上來先是拉了拉兩家的關係,因為當初皇甫嵩自願也傲被逼也好總之站在了反對宦官的第一線,這在一定程度上讓所有的世家都欠了皇甫嵩一個人情,雖然世易時移,到了現在這份情誼到底還能留存下來多少不好說了,但至少看在皇甫嵩的麵子上給蕭文一個好臉色還是輕而易舉的,當然了,就算是沒有皇甫嵩的麵子在,陳紀倒是也不會為難蕭文,至少這一次不會。
“哈哈,難得皇甫老將軍還能記得我!”陳紀笑的很開心,顯然皇甫嵩的關心還是讓陳紀感到很引以為豪。
蕭文這次倒是沒有再順著陳紀的話多談論一些皇甫嵩什麼的,而是將目光轉向了陳紀身側的陳群。論年紀,陳群倒是也大上蕭文七八歲的樣子,但就算這樣,陳群也還算的是年輕人,而在陳家這樣的家族裏,能夠得到長輩青睞在這樣的場合裏都出現的年輕人,無一不是日後家族的掌舵人,所以蕭文如今倒是有點吃驚了。
夢裏的信息告訴了蕭文很多,這其中就有關於陳群的,而提到陳群的大名,就不得不提到跟在陳群這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之後卻始終不顯的失色的另一個名詞,“九品中正製”。其實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這麼說,陳群的九品製,才是日後司馬家族重新掌權的根基所在,因為這製度重新確立了世家的地位,而西晉的格局也由此開始。
這其實也是在一開始的時候蕭文下意識的覺著自己一定要在青州士卒和世家裏麵二選其一的原因所在,因為日後的陳群基本上就代表了所有的世家,蕭文不確信自己是不是能夠博弈過這樣的能人,但聽到郭嘉的建議之後,蕭文又再次將心放到了肚子裏,不說政治這本來就要靠著數代人去選擇去努力才能達成的形而上的事情,單看郭嘉的能力和蕭文這異數在大漢這些年造成的影響,蕭文就有理由相信,自己確實給大漢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而且,在洛陽不是已經任命了司馬防和司馬朗了嗎,既然司馬懿的出山是遲早的事情,那麼陳群的出現又如何能夠讓蕭文擔心更多呢?更何況還有法正和孟達,而在蕭文的潛意識裏,其實徐州的陳登也絕不會被劉備拐跑的。這樣說起來的話,蕭文的儲備人才其實真的已經達到了恐怖的程度了。
“長文兄大名,元德可是久仰了。北海孔融太守去官就京的途中路過洛陽,還曾對元德親口提到過長文兄才德,說‘長文通雅’,又說,‘弘博不伐’,由此可見長文兄果然卓爾不群,絕無愧其‘群’之一字啊!”蕭文這一番說話引經據典,這是向來不同文墨的蕭文決計自己搞不定的事情,唯有將其歸為事先真的做了很多功課,不過這功課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孔融與陳群深交已久,蕭文用孔融的話來討好陳群,就更是讓陳紀眉開眼笑了,而陳群本人也不斷微微弓身表示不足以擔當這等聲名,舉止之間謙遜中不乏自矜。這樣最好,有能力的人都喜歡矜持一下,而蕭文如今就更確定陳群是個有能力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