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稍楞就明白了陳群的意思,現在天下大勢不明,陳群又不像陳紀這般德高望重,自然不敢隨意的選擇支持誰反對誰。
越發的對陳群感興趣了,郭嘉向陳群露出一個心照不宣的表情,也不說破,“長文不在意,可不見得別人不在意,莫不是日後長文還準備一步步鑽營,到得不惑之年仍不能一展胸中所學?”
這話叫陳群臉色微變,神情一緩。
而陳紀見狀也稍顯安心,立馬接過郭嘉的話題,哈哈一笑,“既然連文舉兄和根矩(邴原的字)都應承了,我這裏絕沒有拒絕的道理啊!可如今臧洪新到,我們就......”
袁熙入主青州的事情並不急在一時,說起來可真就是小事一件了,所以郭嘉不以為意的說了一句“先做濟南相”就略了過去。
若是陳群剛才一口就應下來,表現出感恩戴德的神態,那麼郭嘉自然不用繼續示好,事情就定下來了。
可現在的局勢,郭嘉還真不放心,所以繼續跟陳紀陳群敘了幾句閑話,郭嘉突然道,“近來樂安的造紙略有小成,不知陳國相有沒有興趣?”
“哦?”陳紀陳群皆出聲問道。
尤其陳紀,一副早就心癢難耐的樣子,“賢侄,一早就聽說過樂安的紙有不輸於錦帛的質量,攜帶極為輕便,卻不知......”
郭嘉輕笑,接過話茬道,“今日奉孝獻上的禮物裏,就有經過鄭玄大師校正注釋的數本經籍。”
在樂安,邴原和鄭玄可能對其餘的事情並不感興趣,可對於造紙,對於印刷,對於辦學,對於這三件能夠名留青史的事情,那可是相當上心。
此時的紙張幾經改良,連帶著印刷的技術也有所提升,尤其蕭文最後決定高價先造出一部分質量好費功多的好紙,所以技術方麵已經與數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了。
像今日這般,郭嘉可以拿得出手的紙張,就是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高價造出來的,是專用來結交關係的貴重物品,算是樂安的一大“特產”吧。
陳紀連忙叫人把郭嘉帶來的幾本書籍呈上來,一翻之下,雖然質量上仍舊不比竹簡結實,可在重量、字跡等諸多方麵卻另辟蹊徑,陳紀一見,果然愛不釋手!
“尤其這字,是以鄭玄大師的手書為模子刻印的,前後統一,所以不用擔心有認不出來的情況!”郭嘉心中得意,又加了這麼一句。
“這些蝌蚪狀的東西是?”陳紀高興歸高興,可還沒老眼昏花,一下子就發現了蹊蹺之處。
“這些嘛,是按照我家山長的意思,斷句用的。”郭嘉再次解釋,同時略帶感慨的又補充道,“因為這事,我家山長可沒少跟家師爭執!”
接著,郭嘉向陳紀一一介紹標點符號的意思。
等到一切敲定,這會沉默下來的陳群突然出聲問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奉孝所說的‘正事’,好像還沒開口的吧?”
郭嘉說他留下來有三件事,現在才說了兩件。剛才陳紀陳群又承情又拿好處的,現在顯然到了該辦事的時候了,所以陳群也沒準備遮遮掩掩的。
別看郭嘉弄了這麼大陣仗,可真正說出來之後,其實也不過就是一件小事,“北海黃巾勢大,所以奉孝......”
支支吾吾猶猶豫豫,不過都是郭嘉做做樣子罷了。
陳群眼光一閃,哪裏還不明白郭嘉的意思。
以樂齊國安數年屯田的兵力,莫說青州的大部分黃巾已經進到袞州去了,就算是整個青州的黃巾都打進了齊國,也不見得郭嘉會這麼為難。
那麼真相就隻有一個,郭嘉準備獨吞這批黃巾,而他平原相陳紀陳群,就要負責向現在的青州刺史臧洪解釋,向日後的青州刺史袁熙解釋,並且阻止兩人對齊國動手。
這種事情,陳紀反應也是頗快的,想明白利害之後,當即點頭應下。
一時賓主盡歡。
徐州,琅琊。
張闓帶領的黃巾被陶謙圍剿了好久,依然活躍在徐州大地上,一來也是因為陶謙確實不通軍略,二來,也是陶謙準備全盤拿下張闓的緣故。
可現在是儀隨著曹豹,並沒有全殲張闓的意思。二人隻是精心布置一番,一路把張闓從徐州腹地給趕到了這琅琊,並且馬上進就要進入青州北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