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胡銘晨的方案(3 / 3)

“師傅,政府一樣是算利弊得失的吧,隻不過政府得到的利益未必是多少錢罷了。否則的話,幹嘛不想著開發龍進村,馬場村或者黃泥村那上麵,而是緊挨著鄉鎮府的牛馬市場呢?政府一筆錢投下去,也要看效益好不好,完全沒效益的,估計政府也不會投,除非就是為了搞麵子工程形象工程。”胡銘晨稍作停頓後,繼續說道:“至於企業開發,先不說賺錢,起碼成本是要回收的嘛,這一點你得同意吧?總不能七八十萬的成本砸下去,連個本錢都收不回來啊。”

“問題就在這裏,我連投資的企業要怎麼收回成本也想不明白,我完全想不到他們從哪裏得到利益。”宋喬山不明所以的疑惑道。

“嗬嗬,師傅,如果隻是打通修一條路,那是不可能會有成本回收的,更別說利潤了。”胡銘晨笑道。

“那你說要怎麼做,別繞彎子,直接點。”宋喬山瞪了胡銘晨一眼,對他的賣關子不滿道。

“師傅,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你們鄉裏麵將牛馬市場那一大塊地全部征收過來,再把那一大塊地的權益轉讓給某家公司,而那家公司負責修建一條街道從鄉鎮府這邊鏈接到通往房爾鎮的馬路上。這樣的話,那家公司就可以開發街道兩邊的土地,比如修建成門麵商鋪,再或者出讓給人修建成招待所等等。而征收土地的錢,也由這家公司來支出,鄉裏麵隻是負責落實而已。這樣的話,就等於是政府不用出一分錢,而牛馬市場那邊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和開發。那家公司的本錢乃至於利益,就從街道兩邊的土地開發中來。他們修建的門麵商鋪可以賣,可以租,甚至一部分土地也可以轉讓給願意按照規劃投資的人。我想,隻要在有錢賺的情況下,應該會有商人樂意的。當然了,所有的相關手續鄉裏麵要配合著辦理,這些事情,鄉鎮府出麵總比企業自己出麵要來得快來得簡單,你想想,這樣是否可行?”胡銘晨終於將這幾天的思考所得全盤托出。

宋喬山聽得很認真,等胡銘晨講完,他陷入了比剛才更大的沉思。

該出的點子胡銘晨已經和盤托出了,那剩下的,就是宋喬山要去權衡選擇的了。

其實胡銘晨所說的,就是後來所有城市都在做的土地開發概念和模式。有所區別的是,那些政府在土地轉讓的過程中,往往能夠獲得一大筆利潤充實財政。

這也可以理解成為何房價會越來越高的源頭之一,因為政府出讓的土地價格,也是越來越高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土地開發公司花高價買了地,那變成商品之後,也隻能高價賣出。

在杜格鄉政府嚴重缺乏資金的情況下,胡銘晨覺得,這是目前最便宜,最有效的開發模式。

而且這樣做還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效率高。相同的事情,政府自己做和企業來做,其效率完全是兩個概念,不可同日而語。也許政府要兩年完成,企業一年就可以搞定。時間就是金錢這一點,企業的體會和落實比政府來的深刻。

另一個好處就是這片區域可以有一個整體的規劃,而不是像政府自己修了一條路之後,老百姓就在路的旁邊想怎麼修就怎麼修,搞得雜亂無章。

既然都是要做,那還不如一次性做好,包括路邊的人行道以及綠化的樹木最好都能一次性到位,免得後麵再來修修補補,搞得煩不勝煩。

“你說的這種方式倒是可以試一下,我覺得有一定的可行性,不過,對於會不會有公司願意來杜格鄉做這樣的投資,我還是沒有底。實在是我們杜格鄉太偏僻,太落後窮困。人家可能會覺得,就算那些土地給開發了,能不能賣得出去能不能租的出去,或者能不能有一個好的價格,是存疑和不確定的。”宋喬山有所保留的讚同道。

“師傅,你放心吧,你說的這些,企業的考慮永遠比政府的考慮更可靠。咱們這邊的確是貧窮落後,可是並不代表就賺不到錢,反正總要試一試的嘛,就算不成,也沒虧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