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胡銘晨的方案(2 / 3)

“就因為你是想做點事情,所以我來幫你啊。”胡銘晨誠懇道。

“你幫我,你怎麼幫我?那片土地的開發關鍵就是錢,你能拿的出幾十上百萬出來嗎?嗬嗬,小晨,你有這份心,師傅心領了,也感到高興。不過,這的確不是你也不是你家可以幫得到的。你家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用擔憂其他,我做事但求問心無愧,流言蜚語我壓根不在乎。”宋喬山擔心胡銘晨會做出有損他家利益的事情,這才如此安撫道。

身在官場,宋喬山就不可能做到根本不在乎流言蜚語,隻是,他的在乎,不需要胡銘晨摻和而已。他自己會有所選擇和權衡,不希望負擔轉嫁到胡銘晨一家身上。

“師傅,你的好心,我也心領。當務之急,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都應該是盡快將你的設想給實現。你就算懷疑我的能力,也可以聽聽我的辦法,萬一覺得可行呢?條條大路通羅馬,也許這條路走不通,換條路就暢通無阻了也未可知啊。你們在部隊上,對付一夥敵人,應該不會隻有一個方案的嘛。”胡銘晨對宋喬山進行說服道。

“那是自然,部隊上,對於每一個任務,應當要有至少三個預案。戰場瞬息萬變,怎麼可能會靠著一個方案走到黑呢,行動步驟都要根據情況的瞬息萬變來隨時做適應性調整的嘛。好吧,你說,你有什麼好的辦法,我洗耳恭聽。”宋喬山很驕傲自己在部隊上的那段寶貴時光。

“我的設想是這樣的,我想,你們之前一直想的是由政府來主導完成牛馬市場那一片區域的改造,可是現在看來,那條路顯然有點點走不太通。那為何不換一個模式呢?我覺得,政府可以將那一片區域委托給民間資本來完成的。現在國家提倡公有製經濟和民營經濟兩條腿走路,公有製經濟是根本,民營經濟是很好的補充。反正鄉鎮府也拿不出錢來做那件事情,既然如此,何必做招商引資的動作,萬一有民營企業願意投資呢,那豈不是就省事了嗎?”看了不少課外書和報章雜誌的胡銘晨,已經能夠開始運用國家的方針政策來做工作了。

胡銘晨說了之後,宋喬山立刻陷入了沉思。他因為是從部隊轉到地方,如何進行經濟發展和建設,的確是他的一個薄弱環節。當然,這也與當地的思想開放程度有關係。

別說宋喬山沒想過引入民間資本來為政府服務,就是鄉裏麵的其他領導幹部,也沒有這樣的思維。要不然,杜格鄉也不會還是今天這副貧窮落後的樣子。

受到幾十年計劃經濟的影響,很多基層幹部的思維相對還是比較固化僵硬,改革開放的春風以及經濟發展的浪潮,似乎還沒有深刻的波及到大山深處的杜格鄉。

“找民營企業來做,民營企業肯做嗎?外麵的那些老板,沒有一個不是以賺錢為目的的,他們怎麼可能願意跑到杜格鄉這鄉下地方來為政府服務?我實在是不太理解。”半響之後,宋喬山結束思考,抬起頭來道。

“嗬嗬,師傅,瞧你說的,搞得像是以賺錢為目的是多麼錯誤的事情一樣。你告訴我,哪一個國有企業不是以賺錢為目的的?隻要是正常的企業,那都是一樣的。現在報紙上說不少國營企業都在申請破產,為什麼?就是沒賺到錢嘛,要是生意好,賺到錢,幹嘛破產改製啊?公益慈善和企業經營是兩回事,難道搞牛馬市場那一片開發,就要往裏貼錢?就要讓企業虧本?這樣的話,那當然是沒有人願意做的,這連馬克思的思想都不符合,至少在沒進入到階段的情況下不符合。”胡銘晨道。

“那你的意思是說要給引進來的企業賺錢?”宋喬山問道。

“那是自然,一定要賺錢才行,天底下,不賺錢的事,是找不到人幹的。”胡銘晨理所當然的點頭應道。

“那他們來開發又要怎麼賺錢呢?修這麼短的一條路,難道還要收費不成?收費的話誰願意走啊,再說也沒那種事嘛。不收錢他們又哪裏來的錢賺?類似這種事,在我看來,也隻有政府會做,除了政府,其他人”宋喬山沒有說其他人怎麼樣,不過他用搖頭來表達他的意思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