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們批評你們是不專業的救援隊,正是因為不專業,才導致了悲劇發生,你又怎麼解釋呢?”施菲菲問道。
“我不否認我們的非專業,相比起其他專業救援隊,我們算不得訓練有素,這點事真的。可是我就想問,在災區那麼多的救援人員,專業的占比是多少?實際上大多數還是普通老百姓的自發救助。其次,就算是專業救援隊,就沒有失誤了嗎?去年東部外海有漁船側翻,海上救援隊出馬了,可是十三名船員,隻救起來七人,剩下六人下落不明。今年年初,北部森林發生火災,多隻消防專業力量前去撲火,可還是有一名互林人員和一名戰士遇難,這又怎麼解釋?難道要責怪海上救援人員和消防救援人員嗎?何況,這次大水,數百人罹難,難道也要算我們頭上?我們的到來,是降低了人員和財產的損失,還是增加的人員和財產的損失?我們不圖任何功勞,我們不圖任何回報,但是,把帳算我們頭上,我始終覺得不太公平。”
“你這樣解釋,我們算是了解了,那我就納悶,為何會對你們有如此不利的言論出現?”王主編問道。
“這個問題我真回答不了,要問他們才行。不過我有一種感覺,是有人刻意的針對。”胡銘晨答道。
“你那天在醫院,對孩子的母親下跪,當時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情和理由?”施菲菲換了個角度問道。
“當時,就是一種深深的內疚感,一個母親失去了孩子,那種內心的痛,我就算不是母親,我也能感受得到。我責怪我自己,我覺得我對不起孩子,對不起孩子的家人......”說到這裏,胡銘晨的神情變得有些悲涼和羞慚。
“那你會不會拿起法律武器,對那些對你們的誹謗進行反擊和追訴?”王主編問道。
胡銘晨:“我想過這個問題,可最終我放棄了。我覺得這是一種網絡現象,是信息的不對稱造成的。我相信,當大眾了解到了真相之後,他們會轉變看法。我不希望這個事情繼續蔓延和炒作下去。”
施菲菲:“你是怕影響你的名譽嗎?”
“嗬嗬,我又不是名人,也不是明星,我有什麼名譽,我怕什麼名譽影響?我隻是覺得,此時繼續蔓延和炒作下去,是對孩子親人的一種傷口撒鹽。他們要盡快恢複平靜,恢複正常的生活,可如果媒體和網上整天還是吵這個事,他們的情感情緒會如何?那種失去親人的痛苦會一直伴隨著,揮之不去。”胡銘晨冷笑一聲後道。
“我沒想到,你到這個時候,想到的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你真的是讓我覺得偉大。”王主編道。
“不,我一點不覺得自己有任何一絲絲的偉大,我就是個平凡人,我們這一群,也都是平凡人。在我們這個國家,真正偉大的是那些衝鋒陷陣的軍人,是那些犧牲的革命烈士,是那些數十年如一日辛勞的科學家,是那些孜孜不倦執教的老師,是那些維護國家利益的外交官,而我,是他們一切付出的獲益者,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裏,距離偉大二字,還差了十萬八千裏。”
胡銘晨斬釘截鐵的否認,並且把所有的榮譽給了他認為應該給的群體。
“胡同學,我采訪過孩子的親人,你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說的嗎?”施菲菲問了一個新奇的問題道。
“我又想知道又不想知道,還是那句話,我不希望痛苦一直縈繞在他們的心頭,我更多的是希望他們忘記這件事,從而麵對全新的生活。”胡銘晨回答道。
“那災區水已退去,災民正在陸續返家,你想要對他們說些什麼?這個問題,我也問過你的同學和隊友。”由於采訪接近尾聲,所以王主編將剩下的問題留給施菲菲。
“我當然是希望他們能夠盡快重建家園,恢複正常的生活。我也希望天佑中華,類似的災禍不要再降臨到我們的頭上。此外,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再回來看看,畢竟這是我戰鬥過的地方,我希冀看到的是一幅興興向榮,繁茂樂業的景象,我也相信一定會是這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