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不得低於百分之三十(2 / 2)

換言之,陳學勝沒有成為一名有影響力的大企業家的雄心,而胡銘晨有,不但有,胡銘晨已經千方百計的在往哪個方向邁進。

“你說的這些,我都覺得有道理,可是我們公司還很小,與人家我們還差得遠,就算我們搞技術研發,又能投入多少錢?那些應該是大公司才有實力玩的玩意。就像我們這個工業區,幾十家公司,真正花大價錢去搞研發的,一家都沒有。”陳學勝掙紮著道。

“所以這些公司,最終都成不了氣候啊,或許他們現在能過得滋潤,能掙到辛苦錢,可終究一天,他們會被掃進曆史的垃圾桶。當別人用上汽車貨車拉貨的時候,再好的馬車也是落後的,也是要輸的。滿清末年我們的大門是被什麼打開的,堅船利炮,那時候養人才出動多少人,我們拿著大刀長矛的又有多少人,結果還不是簽訂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你說那些是大公司才能玩的玩意,那大公司也是由小公司長成的啊,哪個公司一創立就了不起?還不是得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ge公司那成千上萬的專利,也不是一天幹出來的,技術靠積累,人才也得靠積累。否則我們永遠不會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更不會有自己的核心人才。”胡銘晨有理有節的道。

“那你說怎麼辦?我們現在該如何做?”陳學勝說不過胡銘晨,隻有退而求其次了。

“很簡單,列出一個規則來,比如利潤的多少投入技術研發,或者營業額的多少投入技術研發,這個比例一定要控製住。”胡銘晨道。

“那你覺得呢?什麼樣的比例合適?就我所知,大多數的公司都不超過百分之三。”

“百分之三,百分之三能做什麼啊。就因為我們國家的企業研發投入過低,我們才會一直處在產業鏈的最低端。”胡銘晨說到這裏,又喝了一口水稍作猶豫,“考慮到我們現在的經營狀況和方式,用營業額來衡量有些不靠譜,我們的利潤太低。這樣,用利潤來劃比例吧,利潤的百分之五十用於科技研發和改造。”

“百分之五十?那就是一半了唄,這比例是不是也太高了?這樣投入的話,我們還怎麼擴大產能啊?就比如我們現在利潤四百八十萬,豈不是要有兩百四十萬去養技術人員?”一聽胡銘晨說利潤的百分之五十,陳學勝就差點跳起來。

在鵬城這麼多年,他就沒有聽說過哪家公司會拿這麼高比例的利潤來做技術研發。

一個企業光靠技術研發也是不行的,業務費用要,管理費用要,激勵獎金要,擴大生產更是一大筆,更何況做品牌的話還有品牌推廣費用,就是廣告費。這些錢都要從利潤裏麵來,就比如彭博電子有限公司,等開年了,陳學勝他這個老板就要給員工發紅包,給有貢獻的員工發獎金。

研發站了一半,其他的部分,就等於大幅減少,勢必會影響到公司的延續和發展。

“如果你覺得這個比例高了的話,那我們也可以適當降低一些。關鍵是我們的利潤率太低。”胡銘晨看陳學勝的激烈反應,也不得不退讓一下,怎麼說他也是第二大股東和總經理。

“百分之十,我覺得百分之十算多的了,一年也是幾十萬,差不多夠十來個技術人員的開銷。”陳學勝自己說了一個比例道。

“百分之十,幾十萬能做什麼啊。最低也不能低於百分之三十。做技術研發可不光光要考慮人員工資,還有他們的設備費用和科研消耗,那都是不菲的。咱們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好,要保證他們的需要,否則豈不成雞肋?”胡銘晨立刻就否定陳學勝的建議。

“百分之三十......明年就得投入一百五六十萬啊,這也太多了。”陳學勝苦著臉道。

“陳叔,你別看現在投入多,要是他們真能搞出什麼名堂來,收益更多。你知不知道現在有些企業做雷達?你知道人家的利潤是多少嗎?”胡銘晨道。

“我不清楚。”

“我告訴你,他們的利潤不會低於百分之兩百,有些甚至可以達到百分之三百,或許還更高,一百多塊錢的東西,銷出去隨便都是四五百。你以為他們靠什麼,不就是靠掌握了點技術而已嗎。你要相信,我們今天的投入,也許以後的回報就會是十倍,百倍,甚至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