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元殿之變(1 / 2)

夜色,漆黑似墨;北風,凜冽如刀。陳常武手握長刀,獨自矗立城樓,雙目圓睜,死死注視著遠處點點薪火。臉上凝重的表情下,掩飾不住悲憤之色。突然,陳常武揮刀直指薪火的方向,發出如雄獅般低吼——最後之戰,殺!

“報——”傳令兵朝陳常武一路小跑過來,近得身前,抱拳深施一禮道:

“稟上將軍,王上請上將軍即刻至中元殿議事。”

聽到來人聲音,陳常武緩緩放下抬起的手臂,刀尖碰觸青石地麵,嗡嗡作響。

“可是出使各國的使臣都回來了?”陳常武頭也不回的問道。

“回上將軍,正是。”傳令兵偷瞄了一眼麵無表情的陳常武,在夜色的襯托下,更顯得滿臉煞氣,令人不寒而栗。故此不敢遲疑,馬上回道“各位王公大臣具以到殿,就等上將軍一並議事。”

“唉!”陳常武深深一歎,回轉身來,不再答話,緩步走下城樓,徑直朝中元殿走去。不消片刻,高大的身影便消失在夜幕中。

中元殿中,陳國國王端坐在王座上,不時冷眼掃視著王階下站立的一班文武。隻見一殿重臣,皆肅然而立,麵有憂色,偌大的中元殿,一片死寂。

“上將軍到——”

隨著殿外一聲通報聲,陳常武疾步走上殿來,至王階之下,單膝跪地,朝陳王抱拳深施一禮,稟道:

“臣陳常武參見王上。”

“上將軍快快請起。”陳王見到陳常武,立即大步走下王階,伸出雙手,將陳常武托起,順勢拉過陳常武的手,急切的問道:

“上將軍,剛才城樓上觀望,可曾有新的發現,魯國賊子是否有異動?”一班朝臣聽到王上此問,不約而同齊刷刷的望向陳常武,值此國破家亡之際,敵人的任何舉動,都是這中元殿中所有人皆想得知的。

“回王上,魯國現已對我形成三麵夾擊之勢,恐怕,魯軍明日便會有所行動。我等……”

“啊!明日魯軍可是要大舉攻城?”陳王不等陳常武說完,急促的問道。

“我看不然。”人群中傳來一個老者的聲音,眾人尋聲望去,隻見說話之人,年級約摸六十上下,身穿蟒袍,頭戴玉龍冠,晃著肥大的身軀,朝陳王走了過來。此人正是陳王之兄,鎮西王陳軾。

鎮西王走到陳王麵前,淺施一禮便接著說道:

“前日魯國王子魯靖元送來的照會上說得明白,自照會送達之日起十日內,魯國隻圍城,不攻。到今日也不過三日而已。想魯國雖虎狼之師,料也不會做這背信之事,否則,必當引得天下人恥笑。”

陳王待鎮西王說完,放開陳常武的手,朝鎮西王幽幽地說道:

“王兄所言也不無道理,隻是即便如此,距魯軍攻城也不過數日,依王兄之見,現下該如何是好?難不成真讓寡人降了那魯國賊子,做亡國之君?”

“不然,不然。”鎮西王朝陳王擺擺手,笑道:

“今我五路使臣隻回期四,朱禮赴周國尚未返朝。當初我王之所以派使者出使淩、吳、元、淮泗四國求援,那也隻是碰運氣而已,而素與魯國不和,又與我陳國修好,國力戰力皆不輸魯國的周國,才是我王真正的求援目標。現如今,其餘四國使臣皆空手而歸,此種結果早已是意料之中。偏出使周國的朱禮尚未返朝,依老臣看,求援之事有望得成。”鎮西王說完,蔑視的掃了一眼戰戰兢兢站立在中元殿殿尾的四個出使使臣,回過頭來朝陳常武一笑,問道:

“不知老朽此番言論,上將軍以為然否?”

陳常武不想鎮西王有此一問,他是上將軍,兵家之事,了然於胸。可一談政治,便無所適從。隻是方才聽鎮西王之言,似有幾分道理,可心中隱約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妥,卻也說不出所以然。正在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之際,陳王突然回轉身來,大步踏上王階,坐於王位之上。重臣見此,皆各歸各為,文武兩班,分左右而立,靜等陳王發話。

陳王環視四周,眼神變得淩厲異常。良久,陳王伸手指著鎮西王,厲聲喝道:

“來人,將陳軾綁於殿中。摘去玉龍冠,脫去蟒袍。”

陳王話音剛落,殿外武士蜂擁而入,不消片刻便將鎮西王陳軾困了個結實。事發突然,殿中眾人皆不知所措,一頭霧水。隻你看我,我看你,雖滿腹狐疑,卻不敢發一言。

“王上,這是為何啊?”被摘去玉龍關的鎮西王,跪倒在地,披頭散發。滿臉錯愕的看著王座上的陳王。

“何故?!哈哈哈哈!鎮西王,寡人的好王兄,陳軾!”隨著一聲厲喝,陳王蹭的從王座上站了起來,滿麵怒容的指著鎮西王陳軾斥道:

“你自己做的好事,難道自己不知?!魯軍與我十日之期,難道真是讓寡人三思?朱禮出使周國,三日不返,是何原由?今日魯軍本可四麵圍之,卻獨獨不圍西門,確是為何,難道有意對孤王網開一麵?王兄,你向來足智多謀,你與寡人分析分析,是何原由?哼!”陳王說完,兩袖一拂,重又坐回王座。眼睛死死盯著被綁著的鎮西王陳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