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鈹等人整理好衣冠坐回原處,老大夫像摸像樣的挨著贏鈹坐好似乎對他還是不放心。厲陽等贏鈹等人坐好之後才對費仲說:“大夫請說。“
費仲抖抖衣袖說到:“看現在的情勢公子鈹算是眾望所歸了,誠如方才那位大夫所言,大秦和犬戎之仇不共戴天,的確應該迅速安定國內然後發兵征討犬戎。據我所知犬戎如今被打的骨斷筋折苟延殘喘,萬萬不可等他們恢複了底氣,大秦現在出兵正是時候。以我之見秦侯暫不安葬,等到翟桓人頭落地大秦馬踏溫都兒山之際在下葬不遲。到那時秦侯在天之靈定可含笑九泉。那麼如今大秦誰來主事呢?這是一個不能不考慮的難題,以為我之見還是不急於另立新君。須知大周禮製,無子國除。世子贏來是在王室中有過備案的大秦儲君,倘若如今生死未卜就另立新君王上那裏不好交待。因此大秦還不能對外公布世子贏來已死的消息,隻能說在正在尋找,如此就可躲過無子國除的這條律法。否則,大秦剛剛立國不久難道要王上多了秦侯爵位,重新做回西垂大夫嗎?這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世子的死訊不可對外公布。那麼在這期間誰來主政呢?竊以為應該推舉三位朝中重臣作為輔政大臣,公子鈹可暫代監國,行軍政之權,但不可繼位或者說暫時不能繼位。如此做是為了保住大秦列侯之位,同時又避免國中無君的尷尬。與此同時,大秦需派出使節覲見王上,陳述大秦實情,請王上定奪才是。要知道諸侯薨逝世子繼位之後都需要覲見王上由王上重新冊封才算名正言順,列國也才能承認新君的地位。“
姬掘突插眼說到:“費大夫說的在理,此事早有定例,大周禮製必須遵從。寡人作為王室司徒,就應維護王上權威,大秦若是不這樣做就算立了新君也不會被王上和列國認可。“
費仲微微一笑繼續說:“鄭候所言極是,既然大秦眾臣有意將公子鈹扶上高位,那就必須從長計議,公子鈹立即繼位實不可取。先緩一步暫代監國,然後盡快覲見王上,表表忠心這個意思一下。就說正在多方尋找世子贏來,等世子贏來回來之後大秦自然就有了國君。“
老大夫:“那萬一世子回不來該當如何?“
費仲:“嗬嗬,大夫的意思是還是要讓公子鈹繼位?費仲之言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不管你們怎麼想,王上這一關必須要過。否則大秦就會成為名不正言不順的諸侯國,這對大秦沒有好處。費仲言盡於此,究竟如何還是請各位大人定奪。“
說完之後,費中回到原處坐好閉目養神,關其思和師服悄悄對費仲豎起大拇哥,那意思是在誇費仲老謀深算。他不軟不硬的幾句話,把一個不能逾越的坎擺在了贏鈹等人麵前。
贏鈹不得不承認費中說的很有道理,此時強行登上君位結果不一定如意,諸侯的態度也不能不考慮,最重要的是姬宜臼的態度至關重要。這道坎怎麼是躲不過去的,如此一想費仲的提議反倒最適合當前的情勢又最具有實現的可能性。
贏鈹看看百裏詢,百裏詢站起來說:“方才費大夫之言很有道理,也是為大秦著想,百裏詢認為費大夫的提議可行。大秦世子死訊暫不對外公布,公子鈹暫代監國行軍政之權,大秦朝廷由三位重臣組成輔政大臣協助監國理政。百裏詢舉薦少上造厲陽為輔政大臣之首,眾位可有異議?“
眾人都搖頭表示沒有異議,百裏詢接著說到:“奔向舉薦張上卿為第二位輔政大臣,怎奈他告了假,如此我就舉薦大夫畢壘為輔政大臣,眾位可有異議?“
畢壘就是那個上躥下跳的老大夫,壁壘是他的名字他姓贏,是贏氏宗親,按輩分就連贏開也都叫他一聲叔。論地位論資曆畢壘當輔政大臣也夠格,眾人自然沒有異議。
百裏詢:“那麼第三為輔政大臣我想舉薦少上造王猛,不知諸位可有異議?“
此話一出眾臣竊竊私語,王猛現在基本上等於賦閑在家不問世事,就算上朝也相當於一個擺設,再加上他又是贏鈹名義上的老丈人,百裏詢舉薦王猛當輔政大臣其用意就很明顯了,那就是個樣子,擺在那讓人看的。
百裏詢追問一句:“眾位有何異議?“
眾臣不言語了,百裏詢連問三聲之後贏鈹一派齊聲說沒有異議。隨後百裏詢後退一步躬身施禮說到:“接下來的事,百裏詢不敢擅專,請三位輔政大臣主持。“
厲陽來到大殿中央,畢壘站在厲陽左側,王猛站在厲陽右側,此時這三位重臣成了大秦最具權威的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