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回首向來蕭瑟處(1 / 2)

初冬的太陽讓人格外留戀,尤其在這冷清的山穀中,陽光透過稀鬆的枝葉灑在來往的路人身上。山穀地處偏南一年四季氣候宜人,冬天極短,常常還沒感受到冬天的來臨,日頭又熱火起來。所以這山穀的人反而格外喜歡冬天,若是有生之年能遇上一場雪,便不枉此生了。

山穀環山饒海、鍾靈毓秀,山中珍稀藥草應有盡有,而且很多風水高人都說這山裏靈氣充沛,非常適合種藥草,這兒方圓百裏的人大多以此為生。

一老一小師徒二人自東山采了藥草,閑聊著向山穀走去。他們像一對尋常的祖孫二人,背著竹筐,粗布麻衣,細看卻不似普通的藥農人家。老者鶴發童顏,銀白色的長胡子打理的幹淨油亮,在尾端用一枚玉珠點綴,倒是添了幾分仙氣。小徒弟韶顏稚齒,烏黑濃密的秀發梳成雙環垂髻,發髻上未佩戴任何華麗的頭飾,別了幾朵山間的小野花,天真浪漫,一雙大眼睛負氣含靈,好一個精靈般的少女!

杏葉自得其樂,嘴裏哼著歌,跑跑停停,一會研究路邊的野草,摸摸聞聞偶爾還會嚐一嚐,一會敲敲樹幹,思忖著什麼。杏葉玩的正起勁,發現師父麵有疲乏,一溜煙地跑到師父身邊。

杏葉逗趣地說道:“師父,徒兒有一事不明,不知該問不該問。”

“你個小滑頭,你要是知道不該問,不說便是了。”老者寵溺地看著小徒弟,似乎對她的問題極有興趣。

“常言道醫者仁心,為何您的診金要高達千兩呢?即便如此,您每年最多接四個患者?”

“因為師父比較懶嘛~”說話的老者明顯底氣不足,拉了一個長音,習慣地捋了捋長長的胡須。

杏葉嚴肅認真道:“可是師父,您也很愛財呀!”

“所以我廣收門徒,嘔心瀝血地培養他們,然後再讓弟子們統統出穀給我掙銀子啊!”

能如此厚顏說出此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神醫,也正是因這奇葩的看病救人的風格,人稱醫鬼。

說話間,在他們前方隱約可見兩個小身影,慢慢地走著,與其說他們走不如說是“晃”。兩個人互相攙扶著,看上去早已經體力透支。

師徒二人自然離他們越來越近,走近細看,他們衣服大部分被鮮血染成了朱紅色,兩個人看上去約十歲出頭,仔細觀察,稍微大一些的孩子竟然是一個女孩,她一身襤褸如同乞兒,雖然男孩也極為狼狽,細看則是錦衣華服少爺麵相。

男孩已是奄奄一息,臉上毫無血色,明顯是失血過多。女孩正用盡全力扶著他,臉上汗水、血水和灰土混合成一個大花臉,但是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仔細地打量著師徒二人。

見此情景,小徒弟便要上前幫忙,卻被師父喝住:“杏葉,莫要多管閑事。”

“師父,我們不能見死不救啊,他們還都是孩子,那個女娃看上去隻比我小一點兒而已。”

“杏葉,你看,他們明顯都是兵器所傷,再看那個女娃,左手扶著男娃娃,右手輕攏在身側,袖裏定有武器。再看她站姿,兩腳一前一後,身帶重傷卻依然站的四平八穩的,可攻可守。武功定然不簡單。”

杏葉哪裏肯罷休:“這荒山野嶺,少有人煙,此路僻靜隱秘,又是通往我們藥穀必經之路,他們在此不過是想尋醫罷了。病患上門,醫與不醫也要問問看啊。”

老者還想說些什麼,聽見杏葉如此說,女孩放下疑慮,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扶著小男孩突然跪在師徒二人麵前道:“醫鬼神醫,請救我們。”

兩個孩子的確可憐,如果當時杏葉沒有在場,醫鬼怕是不會動惻隱之心。不過真正讓醫鬼帶他們回藥穀的原因卻是女孩亮出的武器。

老者許久未開口,女孩猛地抬起頭,直視神醫,大聲道:“診金我現在沒有,日後必十倍奉上。以此為證!”

說罷自袖中抽出一支赤色短劍,通體金光閃爍,好似從熔爐中剛取出來,冶煉的通紅。她腕上用力隻聽哢噠一聲,短劍頂部從中向兩側探出兩條分叉,形似三叉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