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晉升上將命令和就任東北戰區司令員的命令一同到達的,還有樞密院停止進軍,原地休整的軍令。
之後的將近一個半月的時間裏,趙仲仁就一直在重建東北戰區指揮體係,整頓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三個集團軍,調整旅級指揮官,整編偵察大隊、整編裝甲團、訓練飛行員地勤員等等。
趙忠凱從汴京給他派來了十個飛行員和二十個地勤技師,在加上東北戰區之前戰區司令部還有幾架偵察機,有將近二十個飛行員和地勤技師,加在一起,趙仲仁手上也終於有了十六個飛行員和三十三個地勤技師了。
而新組建的空軍部隊,也擁有了十一架偵察機,五架戰鬥機和七架轟炸機,這一個多月裏,也一直在不停地進行訓練磨合,以期盡快形成戰鬥力。隻不過東北戰區的航空油料和航空彈藥方麵的儲存量,比起偽東遼國來,還要更加的不如。
偽東遼國好歹還有一個東委奴國在背後支持著,航空燃油和戰鬥機轟炸機所使用的彈藥全都是從東委奴國運來的,而宋國之前跟東委奴國並沒有軍事方麵的合作,也沒有從東委奴國進口過他們設計製造的偵察機、戰鬥機和轟炸機,更沒有這方麵的彈藥儲備了。
航空燃油還好說,宋國國內雖然沒有形成規模化的空中部隊,但好歹還是有一些軍用民用飛機的,航空燃油多少還是有點的。唯有戰鬥機和轟炸機所使用的武器彈藥,東北戰區隻有從東委奴國手中繳獲的那麼少得可憐的一點點,用來訓練都不夠!
好在宋國軍工業基礎雖然不全,但軍工廠好歹還是有幾個的,之前東北戰區司令部所在地的東黎府內,就有一個軍工廠,可以生產小口徑步槍和輕重機槍,隻不過軍工廠的規模不是很大,產量也不是很高罷了。
趙仲仁就任東北戰區司令員後,第一件事,就是擴建這座軍工廠,將東北五省其他小型的軍械廠,全都集中在了東黎府,並入了那座名叫皇宋第七軍械製造局的軍工廠中。
趙仲仁還專門從軍中調撥了一批從東遼軍手中繳獲的迫擊炮、擲彈筒、輕重機槍、37毫米野戰炮、裝甲車和坦克車輛等軍械,供第七軍械製造局研究仿製所用。又從繳獲的那少得可憐的一點點200磅、50磅的航空炸彈和20毫米口徑的航空機炮炮彈中,劃撥了十幾發,供軍械製造局研究仿製。
趙仲仁的要求隻有一個,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研究仿製出可用於轟炸機和戰鬥機的航空炸彈和機炮炮彈。
戰鬥機轟炸機這些飛機,特別是飛機上麵的航空發動機,要研究透徹,吃透技術,短時間內是絕對不可能的,但航空炸彈和炮彈這些武器彈藥,卻是用不了多少精力和時間,就可以仿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