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3章 血火遼東(三)(3 / 3)

身邊的侍衛連忙答應,進攻銀甲戰將是河東人,姓薛名禮字仁貴這一次都是募兵,他想建功立業,投身軍伍前來遼東。另一麵殺進去的勇將就是被李世民降職的程勇,他是騎士團出身,戰鬥力極強,一手馬槊,一手馬刀,和薛禮殺個旗鼓相當,一左一右兩員大將殺進軍中

有這兩支騎兵衝殺,李績的大軍正麵壓上,高句麗軍本來就慌亂,根本失去戰鬥之心,整個軍隊變得混亂不堪。聽到戰鬥開始,長孫無忌和牛進達領兵從山裏殺出。李世民抽出自己的佩劍喊道;“中軍隊,和我一起殺敵。”

金盔金甲,黃羅傘蓋,那是皇上,這一下唐軍可是士氣大增,勇猛的向前衝殺。高句麗軍隊徹底失去戰鬥意誌,很多士兵不是逃跑就是亂竄,跑不了就跪倒投降。到處是跪倒投降的士兵,剩下的就是屍體。戰鬥從上午開始一直持續到午後。

高延壽的大軍傷亡投降超過一半。他帶領殘兵退守到一個山穀中,被唐軍包圍了。此時他的兵力仍然超過李世民的軍隊,可惜士氣全無,一個個耷拉著腦袋,一副等死的樣子。

高惠貞苦著臉說道:“大人,我們怎麼辦?剛才士兵報告,後退的橋梁全部被拆毀,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糧草牲畜全都遺失。”

高延壽已經知道高惠貞什麼意思,就問道:“你的意思怎麼辦?”

高惠貞說道:“大唐政策沒變,孫代音可是白岩城刺史。”

高延壽明白了,點點頭說道:“你聯係吧。”

高惠貞立即派人聯係唐軍,傍晚的時候,李世民哈哈大笑,因為高延壽他們投降了。

六山之戰,大唐以傷亡四千人的代價殲滅高句麗士萬大軍,俘虜達到七萬多人,隻是跟著高延壽投降的就接近四萬人。戰馬是五萬匹,牛羊五六萬頭,糧草無其帶數。這一下可是不用擔心後勤糧草跟不上了,隻要拿下安市城,就可以取得勝利。

李世民一高興,留下軍官一下三千多人,授予他們軍職武官,前往內地。封高延壽為三品鴻臚寺卿,高惠貞為司農寺卿,移居長安。其他士兵悉數放回,讓他們返回平壤,隻是把三千多靺鞨兵斬殺。

因為有程勇這件事,誰也沒有說什麼,可能李世民也聽到流傳軍中的歌謠,所以殺了三千多靺鞨兵,但誰也不敢提這首歌謠。

“唐軍生來賤骨頭,挨打封官不知羞,屠殺漢人封高官,鐵甲心寒埋墳丘,可憐家中妻兒盼,骨埋異鄉恨悠悠。”

當第一次聽到這首歌謠的時候,李世民摔碎了兩個茶杯。可這不是李彥幹的,李彥不在這裏。有火無處發泄的李世民,也為了平息士兵的不滿,坑殺了三千靺鞨兵。

盡管李世民十分來氣,但他也無奈,這些沒有遠見的士兵,他們又懂什麼?大唐哪有能力控製東北這麼遠的距離,征伐遼東要是不這樣幹,就會遭到強烈抵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征伐高句麗的戰爭。

可李世民沒有明白他征伐高句麗為的什麼?難道就是證明他比隋煬帝強嗎?難道就是為了證明他的文治武功嗎?說到底還是好大喜功,喜歡四夷臣服的虛榮。可他不認為自己有錯,隻能告訴自己不和這些沒有遠見的士兵一樣計較。

台灣北部綠城之內,李彥麵前坐著十幾位將領,大家都是很恭敬。他們也不可能不恭敬,因為在座的是漢國第一師師長張冬亮,參謀長林明。西唐第一師師長李念,參謀長桑格。東南軍第一師孔憲臣,參謀長金九。呂宋第一師師長杜荷,參謀長王敬直。台灣陸戰師師長李威,參謀長姚軍成。

這些人中,都曾經是李彥的手下,都是出自當年騎士團。本來偷偷跑到呂宋的侯君集想來,但是李承乾不讓,他還是罪臣身份,隻是誰都不說而已。李承乾臨時調杜荷和王敬直前來。

李彥還不知道為什麼李念跑到西唐當師長去了,他不是一直在搞科研嗎?錦兒到底在幹什麼?難道還想控製西唐?但李念明顯對李彥不滿,根本不和李彥說話,隻是很客氣的敬禮就像一個陌生人一樣,也根本不給李彥詢問解釋的機會。在就是台灣艦隊司令林祥,呂宋艦隊司令魏東升,東南艦隊司令喬公旺。

七月初,曆時兩個月,李彥終於到達台灣。而其他軍隊卻比李彥快,已經集結完畢。

在李彥身邊坐著幾個黑衣人,其中有兩個女人,不知道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