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1章 血火遼東(一)(2 / 3)

一時間,新漢國成為移民熱點,這些人是偷跑的,當然帶來大量的財產,等於給新漢投資一樣。失去土地,失去牛羊,又沒有地位,隻好是普通人。

為了不讓人發現是鐵勒九姓,盡力學漢字,說漢語,薛廷陀在李彥的高壓政策下,土崩瓦解。

到六月份的時候,進入薛廷陀作戰的唐軍已不用從關內道、隴右道運送後勤補給的物資。新成立的州縣已完全可以解決了這些問題,又一個勢力圈形成。

這時候,別說李彥走,就是李靖走恐怕也沒問題了。所以,李靖並不擔心:“俊青要回長安?”

李彥點點頭:“我想回去協助皇上一臂之力,解決了這些高麗棒子。再有三個多月進入秋天,而北方快進入冬季,如果唐軍不能解決他們,就得退兵,征遼算是失敗。”

李靖點點頭:“那好吧,這裏我坐鎮即可,你回去吧,為那些死了的將士報仇。”

李彥重重點點頭:“放心,從今以後,將沒有高句麗這個國家,那裏將變成大唐遼東道。西海道、西唐道,再有漠北道和遼東道,大唐的疆域將是空前的。”

“哈哈。”李靖大笑:“老夫有生之年能看到這些,此生足慰,你走吧。”

根據長安報上來的信,唐軍被阻在遼東城,那是進攻高句麗的關鍵,隋煬帝三次征高句麗都止步於遼東城。

這一次自己也不知道李世民是否拿下遼東城,但知道好像並沒有竟全功,那就是遼東城並沒有拿下,這是李彥不能容忍的。

最讓李彥受不了的是東瀛出兵了。根據自己安排的人了解,遼東戰場有日本這個王八蛋出兵協助。這促使李彥不顧李世民命令,決定回長安的主要原因。

李彥離開前,一連發出了三四封信,用六百裏加急的速度分別送往四個方向,其中第一封信就是給錦兒,讓她調一個師的軍隊進入西域,從劍南道進入嶺南道,進入東南道交州,和李泰的海軍艦隊彙合。

第二封信是給李泰的,讓他調集一個師的兵力,與新漢軍彙合,集中他的艦隊進入瓊州集合待命。

同時給李承乾一封信,讓他調一個師的精銳加上他的一個艦隊進入瓊州,然後,軍隊向台灣集中,進入綠城港,和台灣海軍彙合,李彥隨後會趕往台灣。

最後一封信是給宇文毓的,讓他準備一個山地師,向南進入沿海與新漢軍隊彙合,進入台灣,等候自己命令。

新漢、西唐、東南、呂宋、台灣。五家共計集中的軍隊是五個師,計五萬人。根據海軍情況,大約有戰艦三百多艘人員三萬多人。

李彥並沒有背著李靖,讓他十分吃驚:“俊青,你這樣幹,皇上得嚇死,以為你要滅唐呢。”

李彥笑了:“這些力量皇上早就知道,他天天看著我,恐怕就是因為這個。我倒是沒打算滅唐,但我要滅了高句麗。”

李靖沒再說什麼,難怪皇上一直防備李彥,他用這十幾年時間,在大唐周圍布下了如此力量,如果一旦聯合,恐怕推翻大唐輕而易舉。李彥笑笑:“李將軍,以你的才能,難道你看不出來?那是不可能的。”

李靖想一下說道:“確實,這當中如果沒有你,他們根本無能力聯合起來。互相牽製,形成不了一股力量,大唐可以各個擊破。”

李彥點頭說道:“這也就是皇上還能放心的地方,隻要控製了我,這些地方不足為慮。如今把這四個道並入大唐,其他的人都拿大唐沒辦法,包括漢國。”

李靖也不能不承認李世民確實有頭腦,這些人當中最有可能威脅到大唐的,就是李錦兒的新漢國,地盤最大,實力最強,因為他不是李世民的兒子。可李靖不知道西唐女王是李彥的女兒,並不是……

發出信之後,李彥坐車離開渃真水,現在的真州,也是漠北道的治所。走定襄上快車道,直奔長安。他要從長安到房州,再從長江順流而下到揚州,出海去台灣。

就在李彥向南趕的時候,他下達命令的幾個地方紛紛開始行動,調集力量,整頓裝備,一同趕往台灣。與此同時,遼東城下戰火紛飛,李世民集中了五萬兵力,正在進攻遼東城。

從三月份開始全麵進兵,到現在已五月末近三個月的時間,唐軍剛剛渡過了遼水,逼進遼東城下。

高句麗王高亮和莫支離泉蓋蘇文也加強各地的防禦,利用北長城阻擋張亮的水軍從海上進攻,同時,命令崔孝帶領五萬軍隊增援遼東。

高句麗在李世民準備東征的時候,也就知道這一天早晚得來。高句麗也清楚,如今的大唐絕不是當年的隋朝,不但平定突厥,同時滅掉吐穀渾、平定吐蕃,兵鋒正盛的時候。敢兩麵開戰,同時征伐薛廷陀。

本來和薛廷陀已然商量好,李世民大軍一動,他們就向朔州進攻,奪取河套地區,進逼長安,可以讓大唐撤軍。但是李世民竟然派李靖和李彥這兩個大唐神一般的人物西征,軍隊隻動用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