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兒這種思想是十分危險的,王元直站出來:“聖上,文化書籍是立國之根本,導民向善,明事非和禮儀,不同的思想是對事物的不同見解,並不能全部抹殺。書是文化精髓,是傳世經典,是不能毀掉的,那是千古之罪,是禍及後人的行為,望聖上明斷。”
他這一說,下麵的大臣也紛紛參言,都認為王元直的正確。李錦兒笑笑:“諸位愛卿,寡人並沒說要那麼幹,隻是說秦始皇那麼幹有他的特定原因。事物要辯證的看待,不能一概而論,我們也要看到他積極的一麵,所以,才今天舉行朝會,統一一下思想。”
聽女皇這樣說,班傑等人鬆口氣。他們真怕女人當皇帝,一下來個大調個,徹底顛覆傳統,那新漢國可能就危險了。
再說有一點可真相同,西突厥本來就沒什麼像樣的文字,他們的文字不全,都是各種文字參雜其中,也在大量用漢字,總之雜亂無章。這裏是素葉城,漢人占多數,漢文化也比較盛行。
錦兒說道:“我們和秦朝還有不同的地方,夏商周必竟是幾千年的文化,又有曆代的先賢努力。可新漢不一樣,民族繁雜,語言、文字不通,根本不好管理。所以,漢國當前第一要務就是教育,農業、工業和商業。這樣,由王相主要抓教育問題,安排人把古書整理出來,譯成漢文保存。其它的書全部焚燒,隻有在藏書的圖書館保留古本,留作研究。第二,統一使用漢語,開設文化語言補習班,學習漢話,達到基本標準的,分給土地和牛羊,隻有完全達標的才可以出任官職。在各州縣設立學校,由國家出錢,讓他們學習。統一度量衡和各種計量單位。”
王元直連忙躬身:“臣遵旨。”
錦兒說道:“ 譚相負責農業事情,仗量土地,確定耕田和牧場,合理使用分配。張丹陽負責工業建立科研機構,鼓勵民間科研發明創造。班相總負責協調,各部門進行合作發展經濟。單司令和巴尚書整編全國軍隊,擴軍十個師,各地建立邊防軍。”
眾大臣一起恭敬的回答,這些都是新漢國的頭等大事。好在已有了幾年的實踐經驗,從西域搬過來的就是全套機構,不至於不知道怎麼辦。班傑說道:“聖上,我們如何對大唐和周邊地區?”
錦兒說道:“向大唐派出使者,說明我們的立場,希望和大唐和平共處,建立友好關係。雙方建立商貿通道,確定貨幣兌換和人員來往,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對其他方向也是一樣,包括薛廷陀、鐵勒諸部,但對真珠毗伽可汗不能使用國名,他是大唐的附屬國。”
班傑說道:“臣明白,我看派馮吉前去比較好,他還是可以勝任的。”
錦兒說道:“馮吉?你可願意前往?”
馮吉是剛成立的外交部官員,相當於大唐的鴻臚寺,連忙說道:“臣願意盡力而為,不會毀大漢聲威。”
錦兒笑笑:“馮部長,我們不是和大唐為敵,沒必要去那裏顯示國威。我們要求的是平等相待,畢竟都是同為漢人,所以,隻要平等即可。”
“臣明白。”馮吉躬身回答。錦兒會議開了好幾天時間。漢國內政太多了,一個大雜燴的地方,建立一個全新體製的國家,哪能沒事,所以保持了低調。
相信自己擺出這個姿態,再有哥哥從中斡旋,應該沒問題。對西突厥一戰,已讓新漢威震天下,除了大唐,周圍沒人敢反對,更沒人敢進攻。所以,錦兒放棄了對外,轉而對內開始整頓。
吐蕃之戰也落下帷幕,但柳飛煙沒回來,再沒接到哥哥的信,不知道什麼情況,隻有等著馮吉的信了。
幾天後,馮吉帶著自己的使團前往長安,而就在錦兒派人前往長安的時候,李彥的回程大軍也進入汶州,這還是西唐的地方,再向前就是鬆州了。
李彥的特殊馬車裏麵兩個人,李彥和李麗質,兩個人倒在那個不大的床上說著話,車外還是清風駕車,清寧他們四匹馬跟在車邊。
大軍行動速度是快不了的,但李彥著急,他的車要快得多。過了孜州,已進入鬆州,李彥加快了速度向前趕路,他急於回到長安見李世民,還不知道什麼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