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道家不重形式,娶妻生子,置家建業,不受影響,你可以過富裕的生活,沒人管你,隻要不做罪孽事,都可以生活很好,也能修來世,又沒有那麼多清規戒律。行善之風,誠實守信之風大行。
當道家協會正式成立的時候,李彥知道自己的任務完成了,這是漢民族的一個宗教,錦兒也沒必要擔心什麼,用不上幾十年,道教會遍地開花,滲入各個地方。
當秋高氣爽的時候,李彥得到消息,很多道士為了他們的修行,已遠去日本和大食傳教。這一點和當初歐洲的傳教士進入中國何其相似,道士不再是躲到深山大澤中,煉丹修行長生不死,他們想進入仙界,想永生就要努力,就要傳播教義,讓更多的人信奉道教。而那些沒有遠行的人也開辦學校、醫院、救治孤兒,進行修行。那些得到恩惠的人,反過來又想信道教,也加入這一行列。
李彥不知道自己這麼弄,千年之後會是什麼樣子,是不是道教也會擁有幾十億的信徒?因為道家學說還在發展中,還在逐步完善中。
李彥的這一套已深入人心,以成為一種行為規範。約束百姓的同時,也在約束官員,同時也約束了皇上。因為他們也是人,也需要精神生活,也想進天國。但李彥也明白,人是最複雜的,一個宗教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世界太大了,不信邪的人總有,在說李彥的這一套也並不是多完善,隻是給道教賦予了新的內容而已。所以,他把這一切推給袁天罡,李淳風、孫思邈之後,不再參與這些,他這個代神宣講的人也銷聲匿跡。
李彥又恢複了他原來的生活,不再關心這些,可是有一些人卻在關心,因為新道教的出現,讓彌勒教幾乎陷入絕境,大唐更加穩定,佛寺廟宇被大量拆毀,中原幾乎沒有他們立足的地方。
吐蕃羅些城裏覺康大殿,一間密室中,一個蒙麵人,一身黑衣對麵前的喇嘛說道:“巴瓦活佛,你和讚普談的怎麼樣了?”
被稱為巴瓦活佛的和尚說道:“副教主大人,讚普認為還不是出兵大唐的時機,西域的威脅太大,吐穀渾也猶豫不決,這事還得暫緩。”
黑衣人冷聲說道:“我不能在這久留,我必須去西突厥,時間長了,西域會警覺的。你盡快說動鬆讚幹布出兵進攻劍南道,那時伏允會威脅西域方麵,你不用擔心。她們無力量對付吐蕃兵馬,因為到時候突厥的兵馬也會進攻他們。”
巴瓦狠狠的說道:“我會盡快說動讚普,李彥太可惡,很多道士進入吐蕃,對佛門已構成威脅。可讚普不同意驅逐他們,那樣會引起大唐的不滿。讚普正在迎取尺尊公主,尼婆羅國王已答應,等婚事一完,就能進兵,畢竟進攻西域的通道尼婆羅境內也有。”
黑衣人點點頭:“我知道,你安排吧,一但我掌權,就會廢除道教,而尊佛教為國教,那時你不但是吐蕃的活佛,會是天下的活佛。”
巴瓦說道:“阿彌陀佛,佛主的光芒,可以驅除邪惡,必將光耀世界。”
黑衣人沒有說什麼,他心裏清楚,這些和尚無時無刻不想進入中原。本來已然快控製了大唐,但確因為教主想控製李彥進而控製李麗質,達到近李世民的目的,觸動了李彥,他利用全麵打擊佛教的機會,幾乎把彌勒教連根拔起。
被逼無耐,隻好下令彌勒教轉入地下,寺廟和尚大批進入吐蕃。但李彥從嶺南失蹤,讓他十分惱火。根據得到的李彥研究資料對照和他的行為,自己斷定天書下半部就應該在李彥手裏,教主想劫持李麗質,讓李彥交出天書,但行動失敗。
李彥消失了三年多時間,這一次回來,家裏人卻進入西域。可教主改變態度,不同意對付李彥,想得到天書。李錦兒今非昔比,想劫持她根本辦不到,越是這樣,他斷定天書一定在李彥手裏。本來大唐已出現不穩跡象,長孫無垢一死,李世民心神大亂,自己在西北安排的幾步棋就能實現,可以趁亂起事,到時候教主的話也不好使。
可是長孫無垢被李彥治好,同時李彥竟然利用袁天罡進行發揚道教,很多信奉彌勒教的百姓都轉過來信奉道教。
和尚被趕出中原,失去中原信徒,相信教主已經無法和自己爭。他趕赴吐蕃讓自己的手下策劃周圍的國家進攻大唐。
邊塞風火四起,李世民忙於應付戰爭,那自己就有了機會。但李錦兒就像一個毒刺,橫在西域,讓突厥、吐穀渾和吐蕃都不敢動,看來想打破僵局,必須除去李錦兒。
他離開羅些城,派出了幾個人趕往西域,他相信隻要李錦兒一死,西域必然大亂。李彥必然為他妹妹報仇,戰火肯定起來。哼,那時候自己準備多年的機會就來了,蒙麵巾上的眼睛閃過凶狠的目光。看來自己除了這些,還得給李彥和李世民找點麻煩,讓他們顧不上李錦兒這裏,也讓教主幹涉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