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宗師
李彥哪有什麼係統的神學,而是把封神演義弄出來,構築自己的神仙體係,還有很多後世千年演化的神學和神話傳說。到明清時代,小說已成為主流文學體裁,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到了現代,那些網絡大神們更是發揮出極致的想象力,構築了一個又一個神話。時空理論,空間理論,哲學思辨,這些全部融入書當中。
李彥愛看書的習慣終於讓他有了發揮空間,為了不前後矛盾,他也需要時間整理。既然把袁天罡忽悠住了,就說道:“你馬上辭職,聯係天下道學有影響的人,我一個月之後在長安天尊道觀舉行講道會,到時候請他們共同聽法會。”
“好,好,我馬上去辦。但皇上會同意我辭職嗎?”袁天罡問道。
李彥說道:“會的,我已和皇上說過,他會同意的。”
袁天罡離開,李彥可不敢耽誤,立即不再管李麗質幹什麼,把自己關進書房,沒日沒夜的寫自己的“小說”。
而同一時間,原來根本不大,香火也不旺盛的天尊道觀出名了。袁天罡什麼身份?影響力巨大,還有一個如日中天的孫思邈,這件事立即傳遍長安和周圍的州縣。
皇家是李氏傳人,是道家的後裔,對這樣的事也當然支持。李世民和李彥談過的,當然是支持,還特意在大朝會上跟著一起忽悠。
李彥得仙人托夢,成為代神傳旨的人,重塑道家精義,李家是李耳後代,當然全力支持。如此盛況,可想長安的熱門話題是什麼。
李彥短時間之內,頭上出現一連串的光環,已隱然成了道家的象征。唯一的就是,不知道幾天之後的道場會講些什麼。外麵積極準備,李彥在家裏也累得半死。因為關係到佛道之爭,所以很多寺廟也來人,準備聽講。
大唐有名的幾個高僧都來到長安,拉開架勢,要和李彥理論。因為上一次滅佛行動,就是李彥搞的。雖然過去四年時間,佛寺又開始興起來,但很多和尚並不服氣,擔心這是又一次李彥的滅佛行動開始。對於外界的傳聞,李彥怎麼會不知道,他開動自己的腦筋,怎麼想辦法不給這些和尚機會。好在這時候還沒有什麼基督教,天主教,雜七雜八的宗教還不多。
這是李彥第一次下這麼大功夫,查了很多佛經,就是為了尋找對方的漏洞。其實他明白宗教也是哲學,都是思辨的。世界上本身就沒有一個完整的哲學體係,無論是辯證唯物主義,還是形而上學、機械論,結構主義。亞裏士多德也好,黑格爾也罷,世界上人類起源和歸宿,從哪來,到哪去,這是宗教要解決的問題,哲學說明白不也是研究世界本源的。
李彥不想和別人辯論什麼,以他的水平也辯論不明白,甚至說不過人家。不過他有自己的一套辦法,那就是定音,不給別人爭辯的機會。拉這麼大架勢,做這麼大準備,就是要讓他們相信自己說的是真理,把其他人逼進死胡同。
一個月時間很快過去,天尊道觀擴建完成。高大的法台上,一朵巨大的蓮花台展現在人們麵前。下麵的人有些傻眼,太宏偉了!
場麵莊嚴肅穆。這裏供奉的不是哪一個神像,而是一個巨大的牌位,上麵兩個大字“天地”。
就這一點已超過了所有的宗教,佛祖算什麼?道教供奉的是天地,這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人是生活在天地間的。
李彥根本沒穿道袍,而是一身普通的打扮,一側的聽台上珠簾下垂,那是皇家人員包括皇上和皇後,周圍是大臣,讀書人。中間是道士,另一側是和尚,再就是百姓。
李彥登上台的時候,也把他嚇一跳,因為下麵人山人海,這恐怕集中了長安大部分的人。
京城的軍隊出動,維持秩序,這麼多人,卻很肅靜,李彥已把他的講演準備徹底,穩穩心神,坐在蓮花台上。他一開言,就把全場的人震住了。因為這麼大的場地,最遠的距離已然達到上千米距離,但遠處也能聽到李彥說的什麼。這一手讓所有人吃驚,真是神仙嗎?
其實沒什麼奇怪的,沒有麥克風音箱,沒有擴音器,揚聲器,李彥在建設這裏的時候,從他坐的地方,在地下埋了無數的管子,那就是他的聲音通過這些管子,傳到了四麵八方,雖然有些混響,但能聽到說的什麼。
“紅花、綠葉、白藕 ,三教一體。”隨著這一句話開場,就讓下麵的人一陣激動。李彥並沒有說別的教派不對,而是承認三教一體,但怎麼是三教,不是兩教嗎?
隨後大家明白了,三教多出來一個儒教,那就是讀書人,他們的先聖是孔子。隨後李彥就開始胡說八道,有些海闊天空一樣,當中有太多不明白的地方。
就算那些有道高僧,那些修為高深的道士也弄不明白,但又覺得李彥說的有道理。其實這不是什麼講法會,成了一場科普知識大會,不過被李彥冠上了神話色彩。
他是從萬物起源講起的,天地是什麼?宇宙,而宇宙是哪來的?當然是神創造的,而神在哪?鬼在哪?這就是三個世界。這一點上,李彥利用了空間學說的理論,把神仙分為一個空間,人分為一個空間,鬼又是一個空間,這一切都是由宇宙神天地掌握,而神是三界的主宰,這一大堆理論混合太多的自然科學,哪是這些人能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