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商量好的,房玄齡為中書令,連忙上前:“皇上英明,臣等會和駙馬協商處理朝政。”
岑文本連忙說道:“臣附議。”
高士廉也跟著說附議。幾個宰相這樣說,其他人能說什麼?一個駙馬,原來的王爵,擔任一個大司農是沒人反對的。李彥無言以對,李世民是真夠無恥的,自己被流放嶺南,這時候說是去開發嶺南,台灣和你有半毛錢關係嗎?不要臉的說台灣正式並入版圖。還把自己的台灣王封號給了李書同,可李彥什麼也說不出來。
李世民是萬分得意,他就是用這樣的戰術,讓李彥沒辦法。李彥也隻能在心裏大罵李世民,人要是無恥真是天下無敵。他這樣一說,李彥根本不能反駁,除非他想公開反唐,否則隻能認了。即使他反唐能站在這裏說嗎?那是不想活了,是自殺?
果然李世民接著說道:“你們也知道現在的西域女王是駙馬的妹妹,諸位也認識,馬周,把你出使的情況說一下。”
馬周有些難辦,回來的路上已經明白,他讓李錦兒耍了。人家其實沒有表示接受冊封,卻讓自己為人家出了十多天的主意,好像西域國臣子一樣,指出西域不正確的地方。雖然李錦兒上表很客氣,但馬周明白,這是李錦兒不想公開得罪大唐,最基本現在不想。可又不想讓西域國的臣子認為西域臣服大唐,才用這樣瞞天過海的辦法。
可他也不能明說,隻好說道:“皇上,西域女王接受大唐冊封,現在有上表在此,請皇上禦覽。”
他說著把錦兒的上表遞上。李世民哪知道發生在西域的事情,隻是知道馬周回來,情況還不錯。今天把李彥弄上朝堂,就是想看看他對李錦兒的反應。這些天什麼都不讓李彥參與,也不對外說李彥的安排,就是想知道李彥兒什麼態度。
把李錦兒的表奏看一遍哈哈大笑:“好,馬周出使順利,不墜大唐國威,晉封中書侍郎。”
馬周連忙跪倒謝恩。李世民說道:“李錦兒已正式接受大唐冊封,為大唐藩屬國,永鎮西域。有西域牽製西突厥和吐蕃,西部再無戰事。”
所有的群臣一起向皇上道賀,什麼威德四海,聖明神武,四夷臣服,反正是馬屁如潮。但有幾個明白的,心裏打鼓。李錦兒怎麼說的,他們不知道,就連西突厥都要求設立都護府,上貢稱臣,可李錦兒並沒有這條。
皇上隻是說李錦兒同意冊封,那有什麼用?不過是口頭答應而已。其碼高士廉、岑文本和長孫無忌就看向馬周,讓他一陣心虛。
李世民又是什麼人?他會不明白嗎?李錦兒奏表中全是溢美之詞,但是實質性的承諾一句沒有。相反提出應該加強貿易,更提出大唐不要在沙洲駐軍,對程知節帶領兩個衛的兵力駐守肅州提出異議,這根本就是不服的表現。
李世民心裏並不舒服,所以把奏表遞給李彥,說道:“俊青,看看如何?你們兄妹很長時間沒見麵了,是不是讓她來長安看看啊?”
李彥接過錦兒的奏表看了遍,他也有些心驚,錦兒變了,開始敵視大唐,相信李世民也能明白。李彥有些難辦,他不能接受的是兩國開戰,戰爭死傷的是軍隊,受苦的是百姓,損耗的是錢財。但他也明白,這一份奏表,李世民是不會接受的。他一統天下,在有生之年滅了東突厥,打敗吐穀渾,滅了高昌,設置西域都護府,最後征伐高句麗。可以說,李世民是不會同意他周圍有不臣服的人。
躬身對李世民說道:“小妹已然長大,我是哥哥,即使是父親,也難以管住自己的兒女。不過我還是了解錦兒的,我四年未回中原,她也不知道我在什麼地方。我當時在嶺南她知道,心中一定十分掛念。如今我已回來,一切安好,她也就會放心了。西域十幾萬平方公裏,百萬人口,哪有時間回來?如果知道我安然無恙,也就會安心,畢竟父母兒女都已在她身邊。”
李世民眼裏閃過一絲精光,或許大多數人不明白,但李世民絕對明白。李彥在告訴他,李錦兒心裏不滿是源於李世民對他的處理。自己為什麼去嶺南,李世民不知道嗎?這樣如何能讓現在有一國之力的錦兒心裏舒服?
話裏話外也算是警告李世民,如果李彥安好,那就沒事,如果李世民敢迫害自己,那就難說了。同時也告訴李世民,李錦兒土地十萬裏,人口幾百萬,不是李世民能輕易消滅的,也點明白李錦兒是不會來的。
李世民一笑:“不錯,管理如此多的人口地區,確實很難有時間,不過俊青可以前去看看嘛。”
李彥搖搖頭:“我是想去,但有太多的事沒有處理,也沒有時間。皇上如此重視為臣,哪能因私廢公,還是等有時間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