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再入朝堂(二)
好幾天之內,李彥再沒見到李世民,也沒有其他的大臣找自己,仿佛一切都是李世民一個玩笑。這幾天李彥忙壞了,因為有一個比李彥還著急的孫思邈,也不知道他那麼大歲數的人,哪來那麼好的精力,起早貪黑的忙碌。一麵給各地的朋友和仰慕者寫信,一麵忙著寫他的計劃,還不時的找李彥研究問題。
李彥連李麗質都見不到了,回到安仁殿除了幾個宮女和太監沒別人,一問公主在陪著皇後。李彥也沒辦法,雖然長孫皇後不是急病,但也一天天變壞,所以,李彥也不敢耽誤。既要管孫思邈的事,還要準備皇後手術的事。
對於不是醫生的李彥來說,這些年雖然處理過不少外傷,也算是半個外科醫生,但這是手術啊,他怎麼能不擔心?催促匠作監趕緊把他要的檢測儀器做出來,實驗室已備好,就等著閻立德的東西送來。
皇上下旨,孫思邈又著急,這才幾天時間,永安坊已然開工了。李彥抽空畫出的圖紙,隻是一個草圖,他的隻是一個概況建議,其他細處由工部完成,那是宇文越的事,與自己無關。
孫思邈確實有麵子,很多有名的醫生連李世民的聖旨都不在乎,但接到孫思邈的信,全都來長安參與到這個計劃中。永安坊的門上,兩塊大牌子很顯眼的立起來“大唐皇家醫學協會”另一塊是“長安醫院”。
李彥想讓虞世南提字,但很不講究的李世民也不知道哪個神經錯了,竟然要親自提字。雖然他的飛白體很有名,但李彥就是不喜歡。可是其他人高興,那可是皇上提字。裏麵的工地還在建設,但看病的人卻排成了隊。這裏可是集中了大唐最好的醫生。
看李世民一副醫院和協會就是他家的表現,李彥就來氣,把蘇威他們太醫院的人全部給派出去坐堂。這可是給皇上看病的禦醫,竟然為百姓看病,當時就是歡呼聲雷動。
讓李彥來氣的是,李世民的名聲卻提高了,愛民如子,天下第一明君的桂冠落到他頭上。本來是和李世民賭氣,反到成全了李世民的名聲。
集中如此的醫生力量,當然很多病都能治好。一來氣,你李世民不是要名聲嗎?那好,太醫們看病不要錢。
本來蘇威他們有俸祿,也不以這個掙錢,到是無所謂。李世民給開資,太醫免費給百姓看病。
不但有名傳天下的醫生,還有專門給皇上看病的禦醫,讓大唐長安醫院名聲大振。有的人幾百裏以外來長安看病,無形中帶動了長安的醫藥市場。全國很多商家發現商機,開始從各地進購草藥運往長安。
太極殿上,李彥和李世民叫勁一樣,連朝服也不穿,雖然他是正三品大司農,可還是平常的打扮,一進來就站到後邊。
一聲免禮之後,李世民說道:“俊青駙馬,上前麵來,朕又不吃你,你躲那麼遠幹什麼?”
朝堂上有這麼稱呼的嗎?李彥回朝,很多人都奇怪,不聲不響的回來,說是因為皇後的病。很多人都奇怪,李彥這四年去哪了?皇上也沒說。
官複原職?好像李彥一直沒什麼職務,但也沒聽說恢複爵位,今天上朝看到他,也是一身平常衣服,還有一些新官員根本不認識李彥。不過能住在皇宮內廷,這可不一般,恐怕皇子也不能吧?皇上就不怕李彥在後宮幹點什麼?那後麵可都是皇上的女人。
聽到李世民的話,李彥不情願的走到前麵,大司農其實就是太常寺卿,隻是名字不同而已。聽到這個名字,李彥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當了皇帝想法都一樣,原來李淵這麼幹,李世民反對,如今他還不是一樣?說是給他老爹蓋避暑的宮殿,還不是為自己?
本來沒錢還賬,卻大興土木修建大明宮,已然開工快一年了。李彥知道,過不了多長時間,李淵就完蛋了,大明宮也就不用再修。現在也不叫大明宮,那是高宗以後修完的,起名叫大明宮。高宗和武則天也不住,總是跑洛陽去
自己回來沒多長時間,還真不知道武則天進沒進宮。是不是幫一把,把武則天弄走。想想還是算了吧,搶了一個楊吉兒,給自己弄一頂綠帽子,要再搶武則天,那就是一串綠帽子。反正那是高宗的時候,聽說李承乾幹得不錯,有沒有李治什麼事還不知道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世民說道:“諸位愛卿,大家都知道朕的駙馬和公主回朝,這些年,他們為大唐經營南部地區,開發了海外幾百個島嶼。台灣島有幾百裏長寬,甚比關內道大小。那裏物產豐富,以成為大唐版圖,朕改封永平王為台灣王,設立台灣都護府。駙馬勞苦功高,朕封駙馬為大司農,同平章事,以後參與朝政。”
李彥再不懂事也不會這時候耍脾氣,如果這時候拔了李世民的麵子,讓他下不來台,那別人就有話說了。隻好躬身說道:“謝皇上信任,可我根本沒那水平,還是請皇上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