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大唐律,製定了西域國的法律,正式頒布,隨後就是一道道各種法規出現。李彥交給錦兒的那些東西,讓她都用上了,還有一些不懂的,就照搬大唐的製度。
不能不說,錦兒這麼快穩定西域,是因為她幹了兩件事,第一件是打倒地主貴族,不但普通百姓真心擁護這個朝廷,更讓錦兒聚斂了大量的錢財,完全沒有其他剛立國的國家那麼窮。
不管是哪一個朝代建立,都是要維護大地主和世家門閥,否則是站不住腳的。可這是西域,地廣人稀,沒有多少世家,都是部落族酋長和城主,他們這是錦兒重點打擊的對象。使用平民暴動,用有些血腥的手段,把他們幾乎全部鎮壓。得到實惠的農牧民,是不會反對錦兒的。
第二件就是清除了所有控製區的佛教寺廟,他們是最有錢的人,有時站在統治階級這一麵,有時又是被打擊的對象。
張冬亮的舉動,帶起全部地區反佛教浪潮,又為錦兒中央增加了大批的經濟收入。隻是最後張冬亮被稱為佛教殺手,地獄魔鬼。
有了龐大的收入,錦兒不用進行收稅,很大方的宣布免稅一年。除了商稅照收以外,牧民和農民的稅收全都減免。這又是一個仁政,更是讓西域各族人感恩戴德。
錦兒敢這樣幹,是因為她還沒有完全交出青海五城,那裏的鹽利還是一筆巨大的收入。不過這筆錢幾乎全都用在移民上。
王元直離開青海城的時候,接管的大唐官員是破口大罵。因為青海五個城市。六七萬人口,幾乎沒人了。有白給的土地和牲畜,又是很暖和的低地地區,不是像青海這樣的苦寒之地,哪個要是不遷走,那不是傻瓜嗎?
王元直很是不講究的不但把人口撤走,連很多設置作坊也遷走了,留給大唐的就是五座空城。想恢複鹽業生產,必須從內地移民。
這樣豐厚利益的地方,是不能交給吐穀渾的。雖然伏允饞得直流口水,可也沒辦法。倒是有不少他的人放棄遊牧都跑到青海城做工來了。
長安的李世民接到隴右道的報告,把青海以北劃歸隴右道管理,但是誰出任青海刺史,就是一番爭論,誰都看出來,這個地方的利益太大了。
李世民看著爭得麵紅耳赤的人,感到一陣的氣憤,可他也沒辦法。李彥沒有消息,錦兒信守承諾,大唐壓製吐穀渾,讓她迅速取得西域。但這樣快的速度,是李世民沒想到的,他吩咐林魁盡快弄清怎麼回事。
朝堂上整不明白,李世民的禦書房裏,幾個朝中重臣都在。李世民問道:“諸位,西域已經被李錦兒占領。她竟然出兵竟然占領西州,你們什麼意見?”
房玄齡說道:“西州婆羅王已經投靠突厥,算是反叛大唐,經常進攻瓜州和肅州。這回被李錦兒滅掉,我想是個好事。絲綢之路兩條線路都開通,青海城的人選才是關鍵。我們必須和西域搞好關係。我覺得派柴紹為青海刺史最為妥當。”
李世民沒有說話,房玄齡就知道是因為平陽的原因,誰不知道李秀寧和李彥的關係。到目前為止,李彥還是沒有消息,李世民心裏總有一個心結打不開。
可和李錦兒搞不好關係也不行。岑文本說道;“我看讓蘇亶出任刺史吧,蘇亶為官清正,又是太子的嶽父。既能體現皇帝對太子的重視,也能堵住一些人的嘴。”
李世民點點頭,這個提議不錯。李承乾已經和蘇亶的女兒蘇慧定親,李世民親自冊封的太子妃,過完年就要完婚。
他明白爭奪最厲害的就是違钜,那是韋貴妃的哥哥。皇後對李世民越來越冷淡,兩個人關係進入最低穀。所以李世民大部分時間是在韋貴妃那裏,也就助長了韋家人的囂張。
李世民每當走到甘露殿的時候心裏就很痛,也更加恨李彥。自己和觀音婢這樣,就是因為李彥的緣故。現在想發火都沒辦法,因為李彥又一次玩失蹤。嶺南太大了,自己上哪找去?說實在的,他現在很想麗質,可是竟然和李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