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3章 英雄所見略同(2 / 3)

這麼長時間,李彥還是第一次聽長孫無垢說殺人,足以看出她的憤恨程度。

李彥搖頭:“你也不要亂來,能讓皇上深信不疑,此人一定非比尋常,我也不想看到你和皇上之間有什麼衝突。”

長孫無垢想了想,實在想不出朝中有什麼人可以左右皇上的思想。世民不是輕易能聽讒言的人,是什麼人有這麼大的威力?能讓李世能深信不疑?說道:“不會的,我會慢慢查清楚,但我希望你能設法通知錦兒,讓她回來。我保證她回來不會有任何問題,一個邊塞苦寒之地的女王,不見得比中原一個王爺和公主地位高。這點我會說通皇上,給她相應的封號和地位。”

李彥笑笑,他不能否認,是人都有寧當雞頭不當鳳尾的想法,錦兒在青海是一手遮天。如果她願意,早就滅了伏允,會回來當一個卑微的公主嗎?

李彥這麼認為也是有根據的,錦兒越來越不受控製,自己信中以向她說了,讓她上表請求皇上冊封,設立西海州,成為大唐的領土,讓皇上派刺史接管那裏。但錦兒沒有做,也沒有回信,而是一點點推行她自己的計劃。

所以,李彥認為自己讓錦兒回來,她未必能聽自己的。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能聽,因為李彥的信並非是表麵寫的那樣,為避免戰火起來,想讓錦兒先回來。李彥有一點還是相信的,如果錦兒放棄這一切,回到長安,李世民是不會殺她的,必竟對大唐以沒有了危害。

聽了長孫無垢的話,說道:“我再去信看看吧。”

長孫無垢說道:“過幾天你還是參加曲江池的遊園會,這次有好多番邦的人,哪怕錦兒不來,我也希望你參加,以免皇上不高興。”

李彥笑笑:“我還不至於那麼小肚雞腸,大麵上還是要過得出去。”

兩個人談了很長時間,李麗質一直沒回來。她也明白母親和李彥有些話不想讓自己聽,也就沒有回來。

她也很難受,李彥和父親的矛盾越來越深,一麵是她的丈夫,一麵是自己的父親,她不知道怎麼能化解這個問題,母親或許有辦法。當她端著冷飲回來的時候,兩個人以不再說這些,吃了一點冷飲,長孫無垢的衣服已然幹了,梳洗完之後,換上原來的衣服,長孫無垢回皇宮,其實她什麼也沒談明白。

隻有一件事她要弄清楚,是什麼人進的讒言,讓皇上這麼懷疑。她也想遍了朝中大臣,也想不出誰有這麼大能力。難道是後官?看來自己要查一查,這些和皇上親近的妃子,到底是誰說的。

母親走了,李麗質依偎在李彥的懷裏:“俊青,別怪父皇,他是為大唐江山考慮,我知道你不會的,但父皇不相信,你做給他看不就行了?我想錦兒是錦兒,你是你,父皇能分清的。”

李彥不知道怎麼解釋,真能分清嗎?那除非自己永遠不見錦兒,她也永遠不回長安。本來不想說的,還是忍不住說道:“如果有一天,你會不會跟我走?”

李麗質看了李彥半天:“俊青,真的沒有別的辦法嗎?”

李彥歎息一聲:“我隻是打個比方,我也不希望有那天。”

李麗質眼淚下來了:“我知道讓你永遠不見錦兒不對,可是不那樣,我就永遠見不到父皇和母後了,因為你是我丈夫,我無論如何都是要跟你走的。”

李彥也有些心酸,妹妹和妻子自己到底選擇哪麵?他緊緊把李麗質摟在懷裏。看來自己隻能盡力消除李世民的懷疑,但為什麼都不知道,自己又怎麼消除呢?

這個人到底是誰?李彥的心頭也開始充滿殺機,如果讓他知道這個人是誰,李彥也會毫不猶豫殺了他。

看來隻能是希望長孫無垢查出這個人是誰。可是長孫無垢回到後宮以後,再沒有了消息。李彥的生活又恢複了平靜,時間過得飛快。

當王恒來報告,明天是遊園會的時候,李彥才想起來,不知不覺過去這麼長時間了。長安正是秋高氣爽的時候,也非常熱鬧。到達大唐的使節和番王酋長不下四十幾位,頡利可汗一直押在監牢,對於他的處置,李世民一直沒說。李彥認為李世民恐怕就是等這一天呢,想在外國使節麵前顯示一下大唐的威風。

他不出去也不接觸什麼人,大唐也沒有什麼大事發生,他一個王爺和駙馬也沒什麼事,必竟李彥沒有職務。

不知道長孫無垢怎麼和李世民談的,長安的一切還是老樣子。但三條道路的開通,讓大唐更加繁華熱鬧,一副國泰民安的樣子。

李世民好像忘了李彥,李彥也好像與大唐沒有關係,連朝臣都不再提起李彥。不知道有意還是無意,永寧王談出了別人的視野。

不過西部傳來的消息,確不斷刺激著大唐的神經,可不上朝的李彥也不知道。讓李彥奇怪的是錦兒沒有回信,也沒有來長安。

這是非常奇怪的,可李彥也隻能幹著急而已,他不知道錦兒幹什麼,也許快到冬天了,那可是青藏高原,正在忙著準備過冬吧?

不過李彥相信錦兒的日子不會太難過,因為通過長安到肅州的公路,運輸量最大的就是兩樣東西,一個是食鹽一個是煤炭。看來煤炭終於代替了牛糞,草原的日子應該不那麼難過了。

在李彥這邊為錦兒擔心的時候,察爾汗王國確在進行一係列的改革。因為王國增加了兩個重要人物,一個是班傑,一個是王元直,分別出任察爾汗王國的左右丞相。